大股东股权质押下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以华谊兄弟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1.1 股权质押 | 第12页 |
2.1.2 盈余管理 | 第12-13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2.1 股权质押 | 第13-14页 |
2.2.2 盈余管理 | 第14-15页 |
2.2.3 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 | 第15-16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3.1 控制权私利理论 | 第16-17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下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 第18-30页 |
3.1 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概念与运作机制 | 第18-19页 |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状及特征分析 | 第19-24页 |
3.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状 | 第19-20页 |
3.2.2 我国股权质押现状特点分析 | 第20-24页 |
3.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 第24-26页 |
3.3.1 盈余管理意义及分类 | 第24-25页 |
3.3.2 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 | 第25-26页 |
3.4 大股东股权质押引起盈余管理行为的分析 | 第26-30页 |
3.4.1 大股东股权质押后对股价稳定的需求 | 第27页 |
3.4.2 盈余管理对公司股价的作用 | 第27-28页 |
3.4.3 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原因 | 第28-30页 |
4 华谊兄弟基本情况介绍 | 第30-35页 |
4.1 华谊兄弟简介 | 第30-31页 |
4.2 华谊兄弟股权质押动因及行为分析 | 第31-35页 |
5 华谊兄弟大股东股权质押下盈余管理分析 | 第35-48页 |
5.1 华谊兄弟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 第35-36页 |
5.2 华谊兄弟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 | 第36-42页 |
5.2.1 压低酌量性费用提升利润 | 第36-38页 |
5.2.2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 | 第38-41页 |
5.2.3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 第41-42页 |
5.3 华谊兄弟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 第42-48页 |
5.3.1 维持股权质押行为 | 第42-44页 |
5.3.2 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 | 第44-48页 |
6 建议与结论 | 第48-52页 |
6.1 建议 | 第48-51页 |
6.1.1 从监管政策角度 | 第48-49页 |
6.1.2 从公司管理角度 | 第49-51页 |
6.2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