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发展纯电动汽车的重要意义 | 第12页 |
1.1.2 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1.3 电动汽车也需要变速器 | 第14页 |
1.2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 | 第14-16页 |
1.2.1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机电无级变速器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优势 | 第16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2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 第19-27页 |
2.1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构成及各种结构形式 | 第19-22页 |
2.1.1 传统的驱动系统 | 第20页 |
2.1.2 机电集成化驱动系统 | 第20页 |
2.1.3 电机-驱动桥整体式驱动系统 | 第20页 |
2.1.4 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 | 第20-21页 |
2.1.5 内转子电动轮驱动系统 | 第21页 |
2.1.6 外转子电动轮驱动系统 | 第21-22页 |
2.2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分类 | 第22-24页 |
2.2.1 直流电机驱动系统 | 第23页 |
2.2.2 异步电机驱动系统 | 第23-24页 |
2.2.3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 第24页 |
2.2.4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 | 第24页 |
2.3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 第24-25页 |
2.4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性能比较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电控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 | 第27-41页 |
3.1 电动汽车用无级变速器 | 第27-29页 |
3.2 机电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及原理 | 第29-32页 |
3.2.1 机电无级变速器的基本结构 | 第29页 |
3.2.2 机电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 第29-32页 |
3.3 调速电机选型及控制方法 | 第32-33页 |
3.3.1 调速电机的选择 | 第32页 |
3.3.2 电机控制方案 | 第32-33页 |
3.4 机电无级变速器数学模型 | 第33-36页 |
3.5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分析 | 第36-37页 |
3.6 主从动带轮夹紧力及其耦合关系 | 第37-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41-63页 |
4.1 机电无级变速器速比的控制目标、方法和要求 | 第41-43页 |
4.1.1 无级变速器速比的控制目标 | 第41-42页 |
4.1.2 无级变速器目标速比确定方法 | 第42-43页 |
4.1.3 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的要求 | 第43页 |
4.2 机电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原理 | 第43-44页 |
4.3 机电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策略 | 第44-47页 |
4.4 基于电机效率最佳控制策略 | 第47-49页 |
4.4.1 切点法 | 第48页 |
4.4.2 转数法 | 第48-49页 |
4.5 基于系统效率最佳的控制策略 | 第49-55页 |
4.5.1 电机及无级变速器效率对电能消耗的影响 | 第49-51页 |
4.5.2 电机及EM-CVT效率模型 | 第51页 |
4.5.3 驱动电机与CVT联合高效工作时电机的目标转速和转矩的优化计算 | 第51-54页 |
4.5.4 基于电机效率最佳和系统效率最佳的控制策略 | 第54-55页 |
4.6 EMCVT速比的PID控制 | 第55-57页 |
4.6.1 PID控制方法简介 | 第55-56页 |
4.6.2 常规的速比PID控制算法 | 第56-57页 |
4.7 EMCVT速比PID控制的改进 | 第57-62页 |
4.7.1 积分分离的PID控制算法 | 第58-59页 |
4.7.2 微分先行的PID控制算法 | 第59页 |
4.7.3 改进PID控制算法 | 第59-60页 |
4.7.4 EM-CVT速比控制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4.7.5 改进的PID控制算法的优点 | 第61-6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和机电无级变速器台架试验 | 第63-87页 |
5.1 电机及控制器台架试验 | 第63-71页 |
5.1.1 电机及控制器试验依据 | 第63页 |
5.1.2 电机及控制器台架试验方案 | 第63-64页 |
5.1.3 测试系统基本组成 | 第64-67页 |
5.1.4 电机驱动系统试验结果 | 第67-70页 |
5.1.5 电机效率最佳工作曲线 | 第70-71页 |
5.2 机电无级变速器台架试验 | 第71-85页 |
5.2.1 实验目的 | 第71页 |
5.2.2 试验方案 | 第71-72页 |
5.2.3 试验装置 | 第72-75页 |
5.2.4 试验对象 | 第75页 |
5.2.5 试验台软件系统 | 第75-76页 |
5.2.6 试验台布置 | 第76-77页 |
5.2.7 试验工况与步骤 | 第77-81页 |
5.2.8 建模 | 第81-82页 |
5.2.9 优化结果 | 第82-8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6 电控无级变速器电动汽车建模仿真分析 | 第87-103页 |
6.1 模型参数 | 第87-88页 |
6.2 电动汽车仿真模型的构建 | 第88-91页 |
6.2.1 驱动电机的仿真模型 | 第88-89页 |
6.2.2 目标速比的仿真模型 | 第89页 |
6.2.3 机电无级变速器及改进PID速比控制器仿真模型 | 第89-90页 |
6.2.4 车辆仿真模型 | 第90页 |
6.2.5 装备机电无级变速器的电动汽车整车仿真模型 | 第90-91页 |
6.3 整车动态仿真分析 | 第91-102页 |
6.3.1 起步工况 | 第91-94页 |
6.3.2 起步后急加速工况 | 第94-95页 |
6.3.3 定速巡航工况 | 第95-99页 |
6.3.4 阻力变化工况 | 第99-10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03-104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附录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