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飞行术论文--飞机飞行安全论文

进近阶段飞机尾流遭遇风险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6-2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1.2.1 飞机尾流演化机理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2 飞机尾流探测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3 飞机尾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22-26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24页
        1.3.2 章节安排第24-26页
第2章 飞机尾流演化机理第26-37页
    2.1 飞机尾流的分类第26-27页
    2.2 飞机尾流的形成机理第27-31页
        2.2.1 尾流模型第27-29页
        2.2.2 涡核半径第29-31页
    2.3 飞机尾流的耗散机理第31-35页
        2.3.1 尾流消散阶段第32页
        2.3.2 尾流的消散模型第32-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飞机尾流遭遇动态响应模型第37-48页
    3.1 飞机遭遇尾流方式分析第37-38页
        3.1.1 横向垂直穿越尾流区第37-38页
        3.1.2 纵向遭遇单个尾流第38页
        3.1.3 纵向遭遇双涡第38页
    3.2 基本飞行空气动力学模型第38-47页
        3.2.1 横向穿越尾流响应模型第38-40页
        3.2.2 纵向遭遇单涡响应模型第40-46页
        3.2.3 纵向遭遇双涡响应模型第46-47页
    3.3 总结第47-48页
第4章 基于飞机尾流遭遇动态响应的风险评估分析第48-61页
    4.1 飞机尾流遭遇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第48-50页
        4.1.1 飞机受力分析第48-49页
        4.1.2 人的因素第49-50页
        4.1.3 飞机飞行环境第50页
    4.2 飞机尾流遭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50-51页
    4.3 基于因子分析的尾流遭遇风险模型设计第51-55页
        4.3.1 安全水平综合评价基本思路第51-53页
        4.3.2 飞机尾流遭遇影响因子可靠性分析第53-54页
        4.3.3 尾流遭遇影响因子结构模型分析第54-55页
    4.4 尾流遭遇风险第55-57页
        4.4.1 尾流遭遇风险定义第55-56页
        4.4.2 飞机诱导滚转力矩系数第56-57页
    4.5 尾流遭遇严重性评估指标第57-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基于尾流遭遇严重性的尾流间隔风险分析第61-71页
    5.1 尾流间隔规定第61-63页
    5.2 现行尾流间隔安全性分析第63-69页
        5.2.1 尾流遭遇场景第63-66页
        5.2.2 尾流间隔安全分析思路第66-67页
        5.2.3 结果分析第67-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6章 总结第71-74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71-72页
    6.2 研究工作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零价铁促进废水脱色以及提高可生化性研究
下一篇:纳米级α-FeOOH的制备及在煤/油共炼中的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