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特殊形式基础论文

土层锚杆常见病害破坏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土层锚杆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1-18页
     ·土层锚杆应力传递机理与内力计算研究概况第12-13页
     ·土层锚杆的计算分析方法第13-16页
     ·土层锚杆的试验研究第16-18页
   ·土层锚杆常见病害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锚杆(索)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概况第18-19页
     ·锚杆(索)预应力损失及影响因素研究概况第19-20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第20-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所采用的技术路线第21页
   ·论文创新点第21-23页
第二章 土层锚杆常见病害的调研分析第23-33页
   ·土层锚杆部分应用工程病害调研第23-29页
   ·土层锚杆中的常见病害初步分析第29-31页
   ·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土层锚杆的室内模型试验第33-48页
   ·试验模型设计第33-35页
     ·试验模型的组成第33-34页
     ·室内模拟试验步骤第34-35页
   ·锚杆试验数据分析第35-46页
     ·间距为0.2M锚杆试验数据分析第35-39页
     ·间距为0.3M锚杆试验数据分析第39-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全长粘结型锚杆数值模拟研究第48-57页
   ·有限元模型第48-50页
     ·基本假设第48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8-49页
     ·单元的划分第49-50页
     ·约束条件及加载第50页
   ·数值结果分析第50-56页
     ·各种工况下锚杆的应力云图及应力分布曲线第50-55页
     ·锚杆应力集中系数第55页
     ·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土层锚杆拉拔试验分析第57-70页
   ·模型试验设计第57-61页
     ·试验工况第57-58页
     ·锚杆的制作第58页
     ·渗水方案第58-59页
     ·锚杆拉拔试验步骤第59-61页
   ·锚杆应变随荷载变化情况第61-62页
   ·水对土层锚杆的影响第62-65页
     ·含水量对土层锚杆P-S曲线的影响第62-63页
     ·含水量与单点应变第63-64页
     ·含水量与锚杆的极限抗拔力第64-65页
   ·锚杆的预应力损失第65-68页
     ·注水前后锚杆的预应力损失第65-67页
     ·锚杆位移第67-68页
   ·异常情况第68页
   ·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在土层锚杆病害诊断方面的应用第70-84页
   ·FMEA概述第70-73页
     ·FMEA的目的和要求第71页
     ·FMEA的分析步骤第71-73页
   ·土层锚杆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第73-80页
     ·土层锚杆的系统功能框图第73-74页
     ·土层锚杆的故障模式分析第74-75页
     ·土层锚杆FMEA评定标准设定第75-77页
     ·土层锚杆的FMEA分析表第77-80页
   ·土层锚杆的FMEA结论第80-83页
     ·RPN分析第80-83页
     ·土层锚杆各部分RPN值统计分析第83页
   ·小结第83-84页
第七章 土层锚杆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失效机理分析第84-95页
   ·土层锚杆的主要病害形式第84-92页
     ·注浆体和土体的界面失效第84-85页
     ·注浆体与杆体之间的粘结破坏第85-87页
     ·土体的破坏第87页
     ·灌浆体的拉裂和压碎第87-88页
     ·锥体破坏第88-90页
     ·锥体——粘结复合破坏第90页
     ·整体(局部)失稳破坏第90页
     ·预应力损失第90-92页
   ·土层锚杆的失效机理第92-94页
     ·点破坏第92-93页
     ·土锚复合体的控制及调整第93-94页
   ·小结第94-95页
第八章 土层锚杆的病害防治第95-108页
   ·土层锚杆锚固力的保证第95-99页
     ·提高锚索(杆)的抗拉能力第95-96页
     ·提高锚固段砂浆对于锚杆的握裹力第96-97页
     ·提高锚固段土体与锚杆之间的抗剪强度第97-98页
     ·提高被锚固土体的整体稳定性第98-99页
   ·土层锚杆内部稳定性分析第99-100页
   ·锚杆(索)预应力损失的防治第100-103页
   ·水的防治第103-105页
   ·施工质量的保证第105-106页
   ·小结第106-108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110页
   ·结论第108-109页
   ·展望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附录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煎茶岭金镍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下一篇:水平地震作用下梁填充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