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微像素质心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6-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3-24页
        1.2.3 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5-28页
第2章 微像素质心定位算法第28-48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像素光强模型第29-32页
    2.3 有效点扩散函数的重构方法第32-38页
        2.3.1 不考虑像素间响应差异时的情况第33-36页
        2.3.2 考虑像素间响应差异时的情况第36-38页
    2.4 质心位移估计方法第38-40页
    2.5 微像素质心定位算法误差分析第40-41页
    2.6 微像素质心定位算法总体流程第41-42页
    2.7 MOSAIC结构焦平面的影响及算法改进方案第42-47页
    2.8 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像素响应标定技术第48-64页
    3.1 像素响应标定技术概述第48-49页
    3.2 像素响应函数的频域标定第49-56页
        3.2.1 外差式激光干涉测量装置第49-51页
        3.2.2 标定模型第51-52页
        3.2.3 标定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第52-56页
    3.3 卷帘快门对频域标定的影响第56-57页
    3.4 不稳定状态下的数据处理第57-59页
    3.5 MOSAIC结构焦平面标定第59-61页
    3.6 全图像传感器像素响应的空间域标定第61-62页
    3.7 小结第62-64页
第4章 微像素质心定位技术仿真验证第64-82页
    4.1 仿真基本设置第64-66页
    4.2 系统误差仿真第66-76页
        4.2.1 计算窗口大小第66-68页
        4.2.2 像素间响应差异标定第68-73页
        4.2.3 点扩散函数的差异第73-76页
    4.3 噪声敏感度研究第76-80页
        4.3.1 待匹配星点像中的光子噪声第76-77页
        4.3.2 参考星点像中的光子噪声第77-80页
    4.4 小结第80-82页
第5章 微像素质心定位技术试验验证第82-108页
    5.1 微像素质心定位技术验证试验目标及基本原理第82-84页
    5.2 试验装置设计第84-92页
        5.2.1 伪星源模拟系统第86-88页
        5.2.2 外差式激光干涉标定系统第88-89页
        5.2.3 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第89-91页
        5.2.4 结构支撑系统第91-92页
    5.3 标定系统理论误差分析第92-93页
    5.4 试验流程与初步试验结果分析第93-106页
        5.4.1 暗场标定第94-95页
        5.4.2 平场响应不均匀性标定第95-97页
        5.4.3 有效像素位置偏差标定第97-101页
        5.4.4 质心定位结果与分析第101-106页
    5.5 小结第106-108页
第6章 微像素质心定位技术在星敏感器中的应用第108-126页
    6.1 引言第108-109页
    6.2 像素位置偏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109-113页
        6.2.1 星点像的仿真第109-110页
        6.2.2 像素位置偏差的补偿方法第110页
        6.2.3 无噪声条件下像素位置偏差对星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110-111页
        6.2.4 有噪声条件下不同像素位置偏差大小对星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111-112页
        6.2.5 小结第112-113页
    6.3 基于星点像重采样的星敏感器质心算法第113-126页
        6.3.1 星敏感器有效点扩散函数的重构第113-114页
        6.3.2 算法流程第114-117页
        6.3.3 质心定位误差仿真分析第117-120页
        6.3.4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120-124页
        6.3.5 小结第124-126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130页
    7.1 全文总结第126-127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27-128页
    7.3 展望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8页
致谢第138-14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光谱图像线性模型混合像元分解的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石墨烯的EMR类磁场传感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