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固体多晶型现象 | 第9-11页 |
1.1.1 多晶型现象简介 | 第9-10页 |
1.1.2 多晶型行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氨基酸多晶型研究 | 第11-13页 |
1.2.1 氨基酸在溶液结晶中多晶型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氨基酸固相转晶机理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氨基酸在高压环境中多晶型现象研究 | 第13页 |
1.3 L-组氨酸概述 | 第13-14页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L-组氨酸的结晶热力学研究 | 第17-35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2.1.1 溶解度理论基础及测量方法 | 第17-18页 |
2.1.2 热力学模型与热力学性质计算 | 第18-21页 |
2.1.3 L-组氨酸溶解度测量综述 | 第21-22页 |
2.2 实验研究 | 第22-24页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2.2 实验装置与溶解度测量 | 第22-24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33页 |
2.3.1 熔点与熔化焓的计算 | 第24-25页 |
2.3.2 溶解平衡物的PXRD表征 | 第25-27页 |
2.3.3 L-组氨酸的溶解度数据及模型模拟 | 第27-31页 |
2.3.4 混合热力学性质计算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L-组氨酸伴随多晶型现象研究 | 第35-57页 |
3.1 文献综述 | 第35-38页 |
3.1.1 伴随多晶型现象 | 第35-36页 |
3.1.2 多晶型的热力学稳定性确定 | 第36-37页 |
3.1.3 L-组氨酸伴随多晶型现象的研究综述 | 第37-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8-39页 |
3.2.2 L-组氨酸的多晶型表征 | 第39-40页 |
3.2.3 晶型热力学稳定性试验研究 | 第40页 |
3.2.4 不同的反溶剂中的溶析结晶 | 第40-41页 |
3.2.5 水+甲醇体系伴随结晶探究实验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3.3.1 L-组氨酸多晶型晶体结构分析 | 第42-45页 |
3.3.2 L-组氨酸多晶型定性表征 | 第45-48页 |
3.3.3 PXRD定量二元固相混合物含量标准曲线 | 第48-50页 |
3.3.4 两种晶型热力学稳定性的确定 | 第50-52页 |
3.3.5 伴随多晶型现象讨论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4章 L-组氨酸的溶剂介导转晶过程研究 | 第57-79页 |
4.1 文献综述 | 第57-60页 |
4.1.1 多晶型的转化方式及机理 | 第57-59页 |
4.1.2 溶剂介导转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59-6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60页 |
4.2.2 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溶液浓度标准曲线 | 第60-61页 |
4.2.3 溶析结晶-溶剂介导转晶 | 第61-62页 |
4.2.4 L-组氨酸悬浮-溶剂介导转晶 | 第62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2-71页 |
4.3.1 离线测量溶液中L-组氨酸的浓度变化 | 第62-63页 |
4.3.2 多晶型转化的 | 第63-65页 |
4.3.3 多晶型的形成与伴随多晶型中晶型A的定量分析 | 第65-66页 |
4.3.4 诱导期、混合时间、转化时间 | 第66-67页 |
4.3.5 L-组氨酸在水+甲醇的饱和溶液的悬浮转晶实验 | 第67-71页 |
4.4 机理解释 | 第71-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9-83页 |
5.1 结论 | 第79-80页 |
5.2 建议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附录 | 第93-11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