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正电性钻井液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1-26页 |
2.1 正电性钻井液作用机理 | 第11-12页 |
2.2 钻井液电性转化简介 | 第12-13页 |
2.2.1 电性转化机理 | 第12页 |
2.2.2 钻井液电性转化的方法 | 第12-13页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3.1 MMH无机正电胶钻井液 | 第13-14页 |
2.3.2 BPS有机正电胶钻井液 | 第14页 |
2.3.3 其他类型的正电性钻井液 | 第14-16页 |
2.4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2.5 正电性钻井液在各类地层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2.5.1 正电性钻井液在强水敏、易塌地层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2.5.2 正电性钻井液在盐膏层中的应用 | 第17页 |
2.5.3 正电性钻井液在低渗、特低渗储层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2.5.4 正电性钻井液在易塌非均质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 第18页 |
2.6 正电性钻井液处理剂的发展现状 | 第18-24页 |
2.6.1 改性膨润土 | 第18-19页 |
2.6.2 阳离子型降滤失剂 | 第19-20页 |
2.6.3 抑制剂 | 第20-22页 |
2.6.4 增粘剂 | 第22-24页 |
2.6.5 封堵剂 | 第24页 |
2.7 正电性钻井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改性壳聚糖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26-46页 |
3.1 壳聚糖简介 | 第26页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3.3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 第27-34页 |
3.3.1 单因素实验分析 | 第28-32页 |
3.3.2 正交实验设计及分析 | 第32-34页 |
3.4 改性壳聚糖性能评价 | 第34-45页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3.4.2 溶解性 | 第35页 |
3.4.3 流变性 | 第35-36页 |
3.4.4 线性膨胀实验 | 第36-37页 |
3.4.5 岩屑回收实验 | 第37-38页 |
3.4.6 岩心浸泡实验 | 第38-40页 |
3.4.7 絮凝实验 | 第40-43页 |
3.4.8 粒度分布测试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正电性钻井液配方研究 | 第46-61页 |
4.1 增粘剂的优选 | 第46-53页 |
4.2 降滤失剂的优选 | 第53-56页 |
4.3 封堵剂的优选 | 第56-58页 |
4.4 抑制剂的优选 | 第58-60页 |
4.4.1 线性膨胀实验 | 第58-59页 |
4.4.2 岩屑滚动回收实验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正电性钻井液性能评价 | 第61-69页 |
5.1 抗温性能评价 | 第61-62页 |
5.2 抗膨润土污染性能评价 | 第62页 |
5.3 抗无机盐污染性能评价 | 第62-65页 |
5.3.1 抗NaCl污染性能评价 | 第62-63页 |
5.3.2 抗CaCl_2污染性能评价 | 第63-64页 |
5.3.3 抗MgCl_2污染性能评价 | 第64-65页 |
5.4 润滑性能评价 | 第65-66页 |
5.5 抑制性能评价 | 第66-67页 |
5.5.1 页岩膨胀实验评价 | 第66-67页 |
5.5.2 岩屑回收实验评价 | 第67页 |
5.6 处理剂配伍性能评价 | 第67-6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