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9-111断块沙四上亚段储层构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2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当前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剩余油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4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第12页 |
2.2 区域沉积与地层特征 | 第12-14页 |
第三章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 | 第14-29页 |
3.1 划分与对比方法及原则 | 第14-15页 |
3.2 对比资料及测井曲线的选取 | 第15-16页 |
3.3 地层划分对比方案 | 第16-21页 |
3.3.1 准层序组划分对比 | 第17-19页 |
3.3.2 准层序划分对比 | 第19-21页 |
3.4 精细地层划分对比 | 第21-29页 |
3.4.1 全区骨架剖面建立 | 第21-23页 |
3.4.2 小层及单砂层对比模式 | 第23-24页 |
3.4.3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 第24-29页 |
第四章 储层构型特征研究 | 第29-58页 |
4.1 储层构型界面研究 | 第29-42页 |
4.1.1 构型界面的识别标志 | 第29-31页 |
4.1.2 各级构型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 第31-35页 |
4.1.3 构型单元类型及特征 | 第35-42页 |
4.2 单砂体精细刻画 | 第42-45页 |
4.2.1 单一河道砂体识别标志 | 第42-44页 |
4.2.2 单一河口坝砂体识别标志 | 第44-45页 |
4.3 复合砂体内部构型解剖 | 第45-55页 |
4.3.1 剖面结构特征分析 | 第45-49页 |
4.3.2 平面组合特征分析 | 第49-55页 |
4.4 构型三维模式 | 第55-58页 |
第五章 构型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 第58-63页 |
5.1 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58页 |
5.2 单一河道构型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58-60页 |
5.2.1 四级构型体控制的剩余油 | 第58-59页 |
5.2.2 隔夹层控制的剩余油 | 第59-60页 |
5.3 复合河道构型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60-61页 |
5.3.1 平面相变对剩余油的影响 | 第60-61页 |
5.3.2 垂向相变对剩余油的影响 | 第61页 |
5.4 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