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吸附主控因素及储气能力模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0.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0.2.2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页岩气吸附气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1.1 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 第13页 |
1.1.2 页岩气赋存形式 | 第13-14页 |
1.2 吸附气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页岩气吸附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1.2.2 页岩吸附气和游离气定量表征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泥页岩吸附能力主控因素 | 第20-43页 |
2.1 样品与实验 | 第20-29页 |
2.1.1 样品 | 第20-21页 |
2.1.2 主要实验方法 | 第21页 |
2.1.3 实验结果 | 第21-29页 |
2.2 吸附剂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 第29-38页 |
2.2.1 有机质与泥页岩吸附能力的关系 | 第29-34页 |
2.2.2 无机矿物与泥页岩吸附能力的关系 | 第34-38页 |
2.3 吸附质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 第38-41页 |
2.3.1 不同气体之间竞争性吸附关系 | 第38-40页 |
2.3.2 水对泥页岩吸附能力影响 | 第40-41页 |
2.4 温度和压力对吸附能力影响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吸附理论与模型 | 第43-48页 |
3.1 亚临界吸附理论 | 第43-46页 |
3.1.1 Langmuir理论 | 第43页 |
3.1.2 吸附势理论 | 第43-44页 |
3.1.3 微孔充填理论 | 第44-46页 |
3.2 超临界吸附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页岩气吸附数值模拟 | 第48-63页 |
4.1 建立模型 | 第48-51页 |
4.2 数值模拟 | 第51-55页 |
4.2.1 Skelbro-2 样品 | 第51-53页 |
4.2.2 鄂尔多斯盆地样品 | 第53-55页 |
4.3 地质应用 | 第55-60页 |
4.4 讨论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