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键盘、簧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钢琴论文

海顿Hob.XVI.50与莫扎特K.330比较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9-11页
        (一)关于海顿、莫扎特奏鸣曲创作风格的相关综述第9-10页
        (二)关于海顿钢琴奏鸣曲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0页
        (三)关于海顿与莫扎特奏鸣曲的国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1-13页
        (一)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二)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二章 海顿晚期奏鸣曲与莫扎特中期奏鸣曲的音乐表现第13-18页
    一、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的发展第13页
    二、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第13-15页
    三、莫扎特中期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第15-16页
    注释第16-18页
第三章 《C 大调奏鸣曲 Hob.XVI.50》与《C 大调奏鸣曲 K.330》的创作技法分析第18-41页
    一、曲式结构第18-24页
        (一)《C 大调奏鸣曲 Hob.XVI.50》的曲式结构第18-21页
        (二)《C大调奏鸣曲K.330》的曲式结构第21-23页
        (三)曲式结构的分析比较第23-24页
    二、主题材料第24-32页
        (一)《C 大调奏鸣曲 Hob.XVI.50》的主题材料第25-28页
        (二)《C大调奏鸣曲K.330》的主题材料第28-31页
        (三)主题材料比较第31-32页
    三、调式和声第32-40页
        (一)《C 大调奏鸣曲 Hob.XVI.50》的和声分析第33-35页
        (二)《C大调奏鸣曲K.330》的和声分析第35-39页
        (三)调性布局的分析比较第39-40页
    注释第40-41页
第四章 《C 大调奏鸣曲 Hob.XVI.50》与《C 大调奏鸣曲 K.330》的演奏技巧分析第41-58页
    一、触键方法分析第41-45页
    二、乐曲力度分析第45-48页
    三、演奏速度分析第48-49页
    四、装饰音运用分析第49-53页
    五、踏板运用分析第53-58页
第五章 两首作品比较研究的异同第58-62页
    一、比较研究之共性第58-59页
        (一)创作风格第58页
        (二)演奏技巧第58-59页
    二、比较研究之差异第59-60页
        (一)创作风格第59页
        (二)演奏技巧第59-60页
    三、影响之处第60-61页
        (一)关联性第60页
        (二)创新性第60-61页
        (三)传承性第61页
    注释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族音乐元素在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诠释
下一篇:探析艺术歌曲《纺车旁的格丽卿》中的演唱与舞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