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养老金统筹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二)统计分析法 | 第12-13页 |
(三)泰尔指数法 | 第13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一)创新 | 第13页 |
(二)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一、国外文献 | 第17-18页 |
二、国内文献 | 第18-24页 |
第二章 基础养老金地方统筹的形成及现状分析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基础养老金地方统筹的形成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统筹层次现状分析 | 第25-29页 |
一、各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情况差异大 | 第25-26页 |
二、个人账户空账-混账管理问题 | 第26-27页 |
三、省级调剂金制度 | 第27-28页 |
四、各地收支缺口大,依赖财政补贴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提升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面临的困境 | 第29-38页 |
一、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矛盾 | 第29-32页 |
二、区域经济差异大 | 第32-33页 |
三、现行管理体制有问题 | 第33-34页 |
四、人口结构不同 | 第34-35页 |
五、各地历史债务不同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提升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38-71页 |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 | 第38-40页 |
一、建立原则 | 第38页 |
二、指标选取和区域划分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基础养老金区域差异的测算 | 第40-53页 |
一、基金支出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40-44页 |
二、参保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44-47页 |
三、替代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47-50页 |
四、制度抚养比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50-53页 |
第三节 各区域内的差异分析 | 第53-69页 |
一、基金支出的区域内差异 | 第53-57页 |
二、参保率的区域内差异 | 第57-61页 |
三、替代率的区域内差异 | 第61-65页 |
四、制度抚养比的区域内差异 | 第65-69页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研究启示 | 第69-71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二、研究启示 | 第70-71页 |
第四章 进一步提升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的政策建议 | 第71-80页 |
第一节 基础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的选择 | 第71页 |
第二节 提升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层次的建议 | 第71-80页 |
一、完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划分的制度基础 | 第72-74页 |
二、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 | 第74-75页 |
三、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 | 第75-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