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网络空间帮助行为概述 | 第10-24页 |
第一节 网络空间帮助行为概念 | 第10-14页 |
一、行为主体类型 | 第10-11页 |
二、行为类型 | 第11-12页 |
三、行为的全新特性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网络空间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的正当性 | 第14-17页 |
一、常态化 | 第15-16页 |
二、传统共犯理论无法有效规制 | 第16页 |
三、存在提前处罚的必要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现行刑法对网络空间犯罪帮助行为规制的缺失 | 第17-24页 |
一、构成犯罪以存在正犯为前提 | 第17-19页 |
二、行为类型规制范围过窄 | 第19-22页 |
三、罪责刑不相适应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网络空间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的路径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评析 | 第24-26页 |
一、主客观构成要件 | 第24-25页 |
二、对网络空间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否定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刑事立法完善的路径 | 第26-29页 |
一、修正网络犯罪罪名制裁范围 | 第26-28页 |
二、其他网络帮助行为入罪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刑事司法解释的路径 | 第29-32页 |
一、认定为一般犯罪的主犯 | 第29-30页 |
二、扩大网络犯罪制裁范围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网络空间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具体适用 | 第32-40页 |
第一节 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具体适用需遵循的原则 | 第32-33页 |
一、兜底条款与传统罪名的协调 | 第32页 |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具体适用需考察的因素 | 第33-36页 |
一、明知的认定 | 第33-35页 |
二、情节的考量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刑法的谦抑性在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中的适用 | 第36-40页 |
一、中立帮助行为 | 第36-37页 |
二、社会发展与刑法制裁的平衡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