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

太原市居住区立体绿化适用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

摘要第7-8页
引言第8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2 立体绿化适用植物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3 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摸底调查和现状分析第14页
        1.4.2 层次分析法评价筛选适用植物第14-15页
        1.4.3 分类设计典型配置模式第15页
    1.5 研究意义第15页
        1.5.1 理论意义第15页
        1.5.2 实践意义第15页
2 立体绿化概述及对植物的要求第15-24页
    2.1 屋顶绿化概述及对植物的要求第16-20页
        2.1.1 屋顶绿化概述第16-19页
        2.1.2 屋顶绿化对植物的要求第19-20页
    2.2 挑台绿化概述及对植物的要求第20-22页
        2.2.1 挑台绿化概述第20-21页
        2.2.2 挑台绿化对植物的要求第21-22页
    2.3 墙面绿化概述及对植物的要求第22-24页
        2.3.1 墙面绿化概述第22-24页
        2.3.2 墙面绿化对植物的要求第24页
3 研究地概况第24-26页
    3.1 太原市概况第24-25页
        3.1.1 地理位置第24页
        3.1.2 地形地貌第24页
        3.1.3 气候特征第24-25页
    3.2 绿化建设概况第25-26页
        3.2.1 太原市绿化概况第25页
        3.2.2 太原市居住区绿化概况第25-26页
4 太原市居住区立体绿化植物应用现状调研与分析第26-39页
    4.1 调研对象第26页
    4.2 调研结果分析第26-38页
        4.2.1 立体绿化类型第27页
        4.2.2 植物物种统计分析第27-31页
        4.2.3 植物观赏性分析第31-33页
        4.2.4 立体绿化植物配置分析第33-38页
    4.3 太原市居住区立体绿化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4.3.1 应用形式单一第38页
        4.3.2 技术单一落后第38页
        4.3.3 植物配置单调第38页
        4.3.4 维护管理问题第38-39页
5 太原市居住区立体绿化植物的评价与筛选第39-57页
    5.1 评价对象第39页
    5.2 评价指标因子的确定第39-40页
    5.3 建立AHP层次结构模型第40页
    5.4 建立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40-46页
        5.4.1 屋顶/挑台绿化评价体系第41-44页
        5.4.2 墙面绿化评价体系第44-46页
    5.5 层次总排序和指标因子权重值的确定第46-50页
    5.6 评分标准第50页
    5.7 评分结果分析第50-57页
6 太原市居住区立体绿化植物配置模式设计第57-68页
    6.1 屋顶绿化植物及配置模式第57-62页
        6.1.1 太原市已有建筑屋顶改造的可行性分析第57-58页
        6.1.2 覆盖式屋顶绿化第58页
        6.1.3 容器式屋顶绿化第58-62页
    6.2 墙面绿化植物及配置模式第62-65页
        6.2.1墙面绿化植物选择第62页
        6.2.2 植物配置第62-65页
    6.3 挑台绿化植物及配置模式第65-68页
        6.3.1 挑台绿化植物选择第65-66页
        6.3.2 植物配置第66-68页
7 讨论与总结第68-73页
    7.1 讨论第68-70页
        7.1.1 现状分析第68-69页
        7.1.2 评价体系分析第69页
        7.1.3 评价结果分析第69页
        7.1.4 配置模式分析第69-70页
    7.2 总结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Abstract第77-78页
附录第79-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下一篇:甘肃省市州政府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