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樱桃裂果成因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7-11页 |
1.2.1 品种 | 第8页 |
1.2.2 果实形态结构 | 第8-10页 |
1.2.3 果实内含物 | 第10页 |
1.2.4 环境条件 | 第10-11页 |
1.2.5 栽培管理 | 第11页 |
1.3 防治措施 | 第11-13页 |
1.3.1 物理防治 | 第11-12页 |
1.3.2 化学防治 | 第12页 |
1.3.3 栽培措施 | 第12-13页 |
1.3.4 品种选择 | 第13页 |
1.4 最新研究方向及动态 | 第13-14页 |
1.4.1 收缩引起裂果 | 第13页 |
1.4.2 质外体张力 | 第13页 |
1.4.3 渗透势调节 | 第13页 |
1.4.4 基因调控 | 第13-14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2.1 地点 | 第15页 |
2.2 试材 | 第15页 |
2.3 方法 | 第15-17页 |
2.3.1 果实发育期数据记录 | 第15-16页 |
2.3.2 果实水分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第16页 |
2.3.3 果实染料示踪试验 | 第16页 |
2.3.4 果实套袋诱裂试验 | 第16页 |
2.3.5 果实表皮显微观察 | 第16-17页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29页 |
3.1 不同品种裂果发生规律 | 第18-21页 |
3.1.1 裂果特征 | 第18-19页 |
3.1.2 裂果时期 | 第19-20页 |
3.1.3 裂纹形态及裂果率 | 第20页 |
3.1.4 果型变化与裂果 | 第20-21页 |
3.2 温度、湿度及光照对裂果的影响 | 第21-24页 |
3.2.1 温湿状况对裂果的影响 | 第21-24页 |
3.2.2 光照对裂果的影响 | 第24页 |
3.3 果实水分含量对裂果的影响 | 第24-25页 |
3.4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裂果的影响 | 第25页 |
3.5 果实水分运输变化对裂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3.6 果皮细胞结构对裂果的影响 | 第26-29页 |
3.6.1 果皮细胞结构发育特点 | 第26页 |
3.6.2 果皮气孔对裂果的影响 | 第26-28页 |
3.6.3 果实膨胀对果皮缝合线部位细胞的影响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4.1 品种与裂果的关系 | 第29页 |
4.2 水分与裂果的关系 | 第29-30页 |
4.3 果皮细胞结构和裂果的关系 | 第30-31页 |
5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Abstract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