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数据管理的自助取数服务系统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1.1 引言 | 第12页 |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 1.2.1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 1.2.2 企业发展的需要 | 第13-14页 | 
| 1.2.3 现代科技和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持 | 第14-17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1.3.1 有关用户体验的现状研究 | 第17-19页 | 
| 1.3.2 有关数据产品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 1.5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21页 | 
| 1.5.2 归纳对比法 | 第21-22页 | 
| 1.5.3 定量分析法 | 第22页 | 
| 1.5.4 定性分析法 | 第22页 |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 1.7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3-25页 | 
| 1.8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数据产品和元数据的相关理论 | 第26-35页 | 
| 2.1 数据产品 | 第26-32页 | 
| 2.1.1 数据产品的定义 | 第26-28页 | 
| 2.1.2 数据产品的发展 | 第28-29页 | 
| 2.1.3 数据产品的分类 | 第29-31页 | 
| 2.1.4 数据产品与软件产品的比较 | 第31-32页 | 
| 2.2 元数据及元数据管理 | 第32-33页 | 
| 2.2.1 元数据 | 第32页 | 
| 2.2.2 元数据管理 | 第32-33页 | 
| 2.3 指标管理 | 第33-3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用户体验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35-48页 | 
| 3.1 用户体验设计 | 第35-42页 | 
| 3.1.1 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历程 | 第35-40页 | 
| 3.1.2 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 | 第40-42页 | 
| 3.2 用户体验设计的要素模型 | 第42-47页 | 
| 3.2.1 战略层 | 第43-44页 | 
| 3.2.2 范围层 | 第44-45页 | 
| 3.2.3 结构层 | 第45-46页 | 
| 3.2.4 框架层 | 第46-47页 | 
| 3.2.5 表现层 | 第47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自助取数服务系统的用户需求研究 | 第48-72页 | 
| 4.1 用户需求研究的方法及流程 | 第48-49页 | 
| 4.2 现状分析 | 第49-53页 | 
| 4.2.1 “e公司”取数的现状分析 | 第49-52页 | 
| 4.2.2 目标用户群分析 | 第52-53页 | 
| 4.3 问卷调研 | 第53-64页 | 
| 4.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53-54页 | 
| 4.3.2 小范围测试和优化修正问卷 | 第54-55页 | 
| 4.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55页 | 
| 4.3.4 问卷整理与筛选 | 第55页 | 
|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5-63页 | 
| 4.3.6 调研结果总结 | 第63-64页 | 
| 4.4 用户访谈 | 第64-69页 | 
| 4.4.1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 第64-67页 | 
| 4.4.2 访谈目标用户确定 | 第67-68页 | 
| 4.4.3 访谈框架内容设计 | 第68页 | 
| 4.4.4 访谈内容记录与总结 | 第68-69页 | 
| 4.5 创建用户角色模型 | 第69-7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自助取数服务系统的设计实践 | 第72-104页 | 
| 5.1 自助取数系统的功能规格 | 第72-84页 | 
| 5.1.1 有关自助取数系统功能的文献研究分析 | 第73页 | 
| 5.1.2 有关自助取数系统功能的竞品分析 | 第73-74页 | 
| 5.1.3 自助取数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74-84页 | 
| 5.2 交互设计 | 第84-91页 | 
| 5.2.1 命令控件 | 第84-86页 | 
| 5.2.2 选择控件 | 第86-87页 | 
| 5.2.3 列表控件 | 第87-88页 | 
| 5.2.4 输入控件 | 第88-89页 | 
| 5.2.5 显示控件 | 第89-91页 | 
| 5.3 信息设计 | 第91-95页 | 
| 5.3.1 信息框架 | 第92-93页 | 
| 5.3.2 导航设计 | 第93-95页 | 
| 5.4 界面设计 | 第95-97页 | 
| 5.4.1 界面设计的方法 | 第95-97页 | 
| 5.4.2 页面布局 | 第97页 | 
| 5.5 感知设计 | 第97-100页 | 
| 5.5.1 视觉感知设计的原则 | 第98页 | 
| 5.5.2 配色方案 | 第98-99页 | 
| 5.5.3 字体、字号及字重 | 第99-100页 | 
| 5.6 原型测试与反馈 | 第100-103页 | 
| 5.6.1 测试的用户选择 | 第100页 | 
| 5.6.2 测试的指标提取 | 第100-101页 | 
| 5.6.3 测试的问卷设计 | 第101-102页 | 
| 5.6.4 测试问卷的发放 | 第102页 | 
| 5.6.5 测试结果与意见反馈 | 第102-103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 6.1 研究总结 | 第104页 | 
| 6.2 展望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 附录 | 第110-116页 |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