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32页 |
1.1 树莓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育种研究的概况 | 第11-18页 |
1.1.1 树莓种质资源研究的概况 | 第11-12页 |
1.1.2 国外树莓种质资源的利用与育种 | 第12页 |
1.1.3 国内树莓种质资源的筛选、引种与品种选育 | 第12-13页 |
1.1.4 树莓果实的营养成分 | 第13-17页 |
1.1.5 树莓的贮藏与加工 | 第17-18页 |
1.2 树莓离体再生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2.1 茎尖和茎段培养 | 第18-19页 |
1.2.2 子叶、胚和原生质体的培养 | 第19页 |
1.2.3 叶片培养 | 第19-20页 |
1.3 植物ASA的研究进展 | 第20-31页 |
1.3.1 ASA在高等植物中的合成途径 | 第21-22页 |
1.3.2 ASA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的代谢与转运 | 第22-25页 |
1.3.3 ASA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学功能 | 第25-26页 |
1.3.4 植物ASA合成代谢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 第26-31页 |
1.4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31-3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2-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2.2 试验内容和方法 | 第32-36页 |
2.2.1 树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第32-33页 |
2.2.2 树莓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从愈伤组织中诱导芽的再生 | 第33-35页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50页 |
3.1 树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 第36-42页 |
3.1.1 四个品种的树莓果实在发育不同时期ASA、DHA和总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 第36页 |
3.1.2 果实在发育不同发育时期GalLDH活性的变化 | 第36-39页 |
3.1.3 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AAO、APX、MDAR和DHAR活性的变化 | 第39-42页 |
3.2 树莓叶片愈伤组织及芽的诱导 | 第42-50页 |
3.2.1 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树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2-48页 |
3.2.2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从树莓愈伤组织中诱导芽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3 暗培养对树莓愈伤组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5页 |
4.1 树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 第50-51页 |
4.1.1 GalLDH活性与ASA积累的关系 | 第50页 |
4.1.2 MDAR及DHAR活性与ASA积累的关系 | 第50-51页 |
4.1.3 AAO和APX活性与ASA积累的关系 | 第51页 |
4.2 基因型对树莓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树莓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暗培养对树莓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