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概念 | 第11-12页 |
1.2.2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综述 | 第12-14页 |
1.2.3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系统信用风险管控措施综述 | 第14-16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2.1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 第19-20页 |
2.1.1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成因 | 第20-22页 |
2.2.1 国际贸易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导致的信用风险 | 第20页 |
2.2.2 国际贸易供应链环境变化带来的信用风险 | 第20-21页 |
2.2.3 国际贸易供应链上各主体存在的道德风险 | 第21-22页 |
2.3 我国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影响机制分析 | 第22-24页 |
2.3.1 我国国家政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我国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XX海洋集团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控案例 | 第25-45页 |
3.1 XX海洋集团供应链金融案例背景… | 第25-26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5页 |
3.1.2 XX海洋集团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案例选择的依据 | 第25-26页 |
3.2 XX海洋集团出口贸易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案例 | 第26-35页 |
3.2.1 数据收集 | 第26-27页 |
3.2.2 操作理念 | 第27页 |
3.2.3 业务流程 | 第27-30页 |
3.2.4 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30-35页 |
3.3 XX海洋集团进口贸易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案例 | 第35-41页 |
3.3.1 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3.3.2 操作理念 | 第36页 |
3.3.3 业务流程 | 第36-38页 |
3.3.4 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38-41页 |
3.4 当前XX海洋集团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及缺陷 | 第41-44页 |
3.4.1 目前采取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控措施 | 第41-42页 |
3.4.2 目前XX海洋集团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控措施存在的缺陷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我国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管控措施 | 第45-51页 |
4.1 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 | 第45-47页 |
4.1.1 品德因素指标的健全 | 第45-46页 |
4.1.2 能力度量体系的建立 | 第46页 |
4.1.3 资本评估体系的建立 | 第46-47页 |
4.2 持续优化授信审查审批流程 | 第47-48页 |
4.2.1 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行业优势以降低风险 | 第47页 |
4.2.2 优化信贷市场,促进产业升级 | 第47-48页 |
4.3 完善信用担保体制、充分利用多种信用担保方式 | 第48-49页 |
4.3.1 完善担保体制 | 第48页 |
4.3.2 充分运用多种担保方式 | 第48-49页 |
4.4 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 | 第49-50页 |
4.4.1 必须把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 第49页 |
4.4.2 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构建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技术平台 | 第49-50页 |
4.5 建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预警系统 | 第50-51页 |
4.5.1 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重要性 | 第50页 |
4.5.2 风险预警的内容 | 第50-51页 |
第5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5.1 本文的结论 | 第51页 |
5.2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