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生物处理压裂返排液的效果及代谢调控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压裂返排液概述及其常规处理方法第9-10页
        1.1.1 压裂返排液概述第9页
        1.1.2 处理压裂返排液的常规方法第9-10页
    1.2 微藻处理污水简介第10-11页
        1.2.1 微藻去除污水中的应用第10-11页
        1.2.2 有关微藻处理压裂返排液中的研究第11页
    1.3 微藻培养系统第11-15页
        1.3.1 悬浮态培养系统第12页
        1.3.2 藻菌共生培养系统第12-13页
        1.3.3 微藻固定化培养系统第13-14页
        1.3.4 藻菌共固定化培养系统第14-15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15-17页
        1.4.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5页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17-26页
    2.1 实验材料第17-19页
        2.1.1 实验藻种的来源以及培养基的配制第17页
        2.1.2 压裂返排液来源第17-18页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18页
        2.1.4 其它实验试剂第18-19页
    2.2 研究方法第19-26页
        2.2.1 小球藻的扩培第20-21页
        2.2.2 小球藻固定化与脱固定化方法第21-22页
        2.2.3 厌氧污泥驯化及培养第22-23页
        2.2.4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第23-26页
第三章 优化藻-好氧菌混合培养处理返排液的条件第26-37页
    3.1 好氧菌投加量对藻密度的影响第26-27页
    3.2 藻—好氧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第27-36页
        3.2.1 响应面实验设计第27-28页
        3.2.2 响应面优化实验方法第28页
        3.2.3 响应面优化实验数据及分析第28-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优化厌氧污泥-藻菌共固化联合处理返排液的条件第37-51页
    4.1预实验第37-41页
        4.1.1 驯化厌氧污泥第37-39页
        4.1.2 处理顺序对藻密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第39-41页
    4.2厌氧污泥-藻菌共固化条件优化实验第41-49页
        4.2.1 响应面实验设计第41页
        4.2.2 响应面实验方法第41-43页
        4.2.3 响应面实验数据及分析第43-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压裂返排液对小球藻抗氧化及脂肪合成的影响第51-65页
    5.1 SOD以及ACCase酶简介第51-52页
        5.1.1 SOD酶简介第51-52页
        5.1.2 ACCase酶简介第52页
    5.2 酶活性测定实验方法及数据第52-53页
    5.3 对酶活性数据的误差分析第53-64页
        5.3.1 返排液对悬浮藻抗氧化及脂肪合成的影响第53-57页
        5.3.2 返排液对固化藻抗氧化及脂肪合成的影响第57-61页
        5.3.3 生长方式对藻菌处理返排液过程中抗氧化性以及脂肪合成的影响第61-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油生产中的故障诊断与产品质量预测
下一篇:短切碳纤维增强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