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2.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1.2.2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少儿汉语教材编写的研究 | 第9-10页 |
1.2.2 少儿汉语教材对比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1 话题选择与内容编排 | 第10-11页 |
1.2.2.2 练习编排 | 第11页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1-15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1-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汉语》与《华语》的课文话题对比分析 | 第15-32页 |
2.1 课文话题种类的对比 | 第15-19页 |
2.1.1 《汉语》的话题分类 | 第17-18页 |
2.1.2 《华语》的话题分类 | 第18-19页 |
2.2 课文话题分布的对比 | 第19-22页 |
2.2.1 《汉语》的话题分布及变化 | 第19页 |
2.2.2 《华语》的话题分布及变化 | 第19-20页 |
2.2.3 《华语》和《汉语》的话题分布及变化的对比 | 第20-22页 |
2.3 课文优势话题的对比 | 第22-27页 |
2.3.1 《汉语》优势话题 | 第23-25页 |
2.3.2 《华语》优势话题 | 第25-27页 |
2.3.3 《汉语》和《华语》优势话题的对比 | 第27页 |
2.4 课文话题涉及培养学生能力的对比 | 第27-32页 |
2.4.1 认知能力 | 第28-29页 |
2.4.2 道德品质 | 第29-30页 |
2.4.3 文化认同 | 第30-32页 |
3 《汉语》与《华语》的练习设计对比分析 | 第32-42页 |
3.1 练习题量的对比 | 第32-34页 |
3.1.1 练习题量的统计及对比 | 第32-33页 |
3.1.1.1 练习题量的统计 | 第32页 |
3.1.1.2 练习题量的对比 | 第32-33页 |
3.1.2 练习题量的分布及对比 | 第33-34页 |
3.1.2.1 练习题量的分布 | 第33-34页 |
3.1.2.2 练习题量的对比 | 第34页 |
3.2 练习题型的对比 | 第34-36页 |
3.2.1 练习题型的统计及对比 | 第34-35页 |
3.2.1.1 练习题型的统计 | 第34-35页 |
3.2.1.2 练习题型的对比 | 第35页 |
3.2.2 题型分布的对比 | 第35-36页 |
3.3 练习内容的对比 | 第36-42页 |
3.3.1 机械性、理解性、交际性练习的对比 | 第37-39页 |
3.3.2 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的对比 | 第39-41页 |
3.3.3 听、说、读、写及综合的对比 | 第41-42页 |
4 总结及建议 | 第42-43页 |
4.1 课文话题对比分析小结及建议 | 第42页 |
4.1.1 课文话题对比小结 | 第42页 |
4.1.2 课文话题对比建议 | 第42页 |
4.2 练习设计对比分析小结及建议 | 第42-43页 |
4.1.1 练习设计对比小结 | 第42页 |
4.1.2 练习设计对比建议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