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的影响机理及银行对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1.4.1 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1 网络平台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2.1 网络经济理论 | 第16页 |
2.2.2 双边市场理论 | 第16-17页 |
2.2 支付业务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7-21页 |
2.2.1 支付商业模式的研究 | 第17-19页 |
2.2.2 移动支付对传统支付影响的研究 | 第19-21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第3章 支付概念界定与模式分析 | 第22-29页 |
3.1 “支付”概念界定 | 第22页 |
3.2 支付行业的商业模式 | 第22-25页 |
3.2.1 银行支付体系的双边结构 | 第23-24页 |
3.2.2 移动支付体系的双边结构 | 第24-25页 |
3.3 技术、模式与竞争中的行业变迁 | 第25-28页 |
3.3.1 支付行业的演变 | 第25-27页 |
3.3.2 移动支付的发展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29-43页 |
4.1 理论分析 | 第29-34页 |
4.1.1 基本模型 | 第30-31页 |
4.1.2 用户归属性 | 第31页 |
4.1.3 市场结构 | 第31-32页 |
4.1.4 平台的竞争均衡 | 第32-34页 |
4.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4.2.1 市场份额的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4.2.2 平台利润的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4.3 影响机理分析 | 第37-42页 |
4.3.1 网络效应 | 第39-40页 |
4.3.2 交易成本 | 第40页 |
4.3.3 产品差异性 | 第40-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3-54页 |
5.1 宏观数据分析 | 第43-47页 |
5.1.1 总体趋势:从现金到非现金 | 第43-44页 |
5.1.2 消费行为变迁下的移动支付增长 | 第44-45页 |
5.1.3 移动支付对传统支付替代 | 第45-46页 |
5.1.4 纯虚拟账户对银行账户的替代 | 第46-47页 |
5.2 实证分析 | 第47-53页 |
5.2.1 数据描述 | 第47-49页 |
5.2.2 模型与变量说明 | 第49-50页 |
5.2.3 实证结果 | 第50-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商业银行应对移动支付冲击的对策 | 第54-61页 |
6.1 银行支付SWOT分析 | 第54-59页 |
6.1.1 移动支付的优势 | 第55-56页 |
6.1.2 传统银行支付的优势 | 第56-58页 |
6.1.3 支付业务优劣势的细分市场对比 | 第58-59页 |
6.2 银行支付的对策 | 第59-60页 |
6.2.1 网络平台,合作共赢 | 第59页 |
6.2.2 安全领域,悉心耕耘 | 第59页 |
6.2.3 大额支付,巩固优势 | 第59页 |
6.2.4 消费金融,补齐短板 | 第59-60页 |
6.2.5 降费提质,个性服务 | 第60页 |
6.3 小结 | 第60-6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