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瞬变电磁测井二次场响应的分析 | 第11-29页 |
2.1 激发电路的分析 | 第11-12页 |
2.2 Doll二次场的瞬态响应波形 | 第12-15页 |
2.3 瞬变电磁测井响应 | 第15-17页 |
2.3.1 瞬变电磁测井响应的计算参数 | 第15-16页 |
2.3.2 模拟实际激发源的关断过程 | 第16-17页 |
2.4 电磁感应的传播特征 | 第17-19页 |
2.5 Doll二次场与勘探涡流场 | 第19-20页 |
2.6 地层电阻率信息的分布 | 第20-21页 |
2.7 响应波形和电阻率曲线分析 | 第21-25页 |
2.7.1 两种类型的响应波形 | 第21-23页 |
2.7.2 过套管电阻率测量 | 第23-24页 |
2.7.3 电阻率曲线 | 第24-25页 |
2.8 双线圈系获取二次场 | 第25-28页 |
2.9 总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大功率激发与显示硬件设计 | 第29-37页 |
3.1 激发与显示硬件系统介绍 | 第29-30页 |
3.2 STM32系列MCU | 第30-32页 |
3.3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2-36页 |
3.3.1 STM32F103最小系统 | 第32-33页 |
3.3.2 系统电源电路 | 第33-34页 |
3.3.3 系统显示电路 | 第34-36页 |
3.4 总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ARM9与ADS1278的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 第37-51页 |
4.1 系统总体介绍 | 第37页 |
4.2 ARM9系列芯片S3C2440 | 第37-39页 |
4.2.1 S3C2440核心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4.3 ADS1278相关电路设计 | 第39-42页 |
4.3.1 ADS1278介绍及设计要点 | 第39-42页 |
4.3.2 ADS1278采集电路 | 第42页 |
4.4 ADC时钟产生电路 | 第42-44页 |
4.4.1 CDCE913时钟发生器介绍 | 第42-44页 |
4.4.2 ADC时钟产生电路 | 第44页 |
4.5 ADC输入参考电压电路以及ADC电源电路 | 第44-45页 |
4.6 前端调理电路及发射控制电路 | 第45页 |
4.7 S3C2440相关软件设计 | 第45-49页 |
4.7.1 S3C2440内置ADC采集直流信号 | 第45-47页 |
4.7.2 发射板发射时序控制 | 第47-48页 |
4.7.3 GPIO操作模拟I2C接口 | 第48页 |
4.7.4 系统执行流程 | 第48-49页 |
4.8 上位机软件 | 第49-50页 |
4.9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第5章 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验 | 第51-61页 |
5.1 测井领域的电缆通讯 | 第51-52页 |
5.2 电缆模型 | 第52页 |
5.3 电缆遥传的编码格式 | 第52-54页 |
5.3.1 AMI(交替信号反转)编码 | 第52-53页 |
5.3.2 曼彻斯特编码 | 第53页 |
5.3.3 AMI曼彻斯特编码 | 第53-54页 |
5.4 系统总线通信协议的实现 | 第54-57页 |
5.4.1 内部数据总线格式 | 第54-56页 |
5.4.2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第56-57页 |
5.5 系统实验及分析 | 第57-6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