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论文

溴氰菊酯酶联免疫吸附和胶体金标记免疫分析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第10-11页
前言第11-28页
    1. 溴氰菊酯研究现状第11-15页
        1.1 溴氰菊酯理化性质第11-12页
        1.2 溴氰菊酯作用机制与应用第12页
        1.3 溴氰菊酯的毒副作用第12-13页
            1.3.1 溴氰菊酯对人及高等脊椎动物的影响第12-13页
            1.3.2 溴氰菊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第13页
        1.4 溴氰菊酯残留标准第13-15页
    2 目前用于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的主要检测技术第15-25页
        2.1 样品前处理技术第15-17页
            2.1.1 固相萃取法(SPE)第15-16页
            2.1.2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第16页
            2.1.3 凝胶渗透色谱(GPC)第16页
            2.1.4 加速溶剂萃取(ASE)第16-17页
            2.1.5 微波辅助萃取(MAE)第17页
        2.2 仪器分析技术第17-25页
            2.2.1 气相色谱法(GC)第17-18页
            2.2.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第18页
            2.2.3 色质联用技术第18页
            2.2.4 免疫分析技术第18-25页
                2.2.4.1 均相免疫分析与非均相免疫分析第19页
                2.2.4.2 竞争型免疫分析与非竞争型免疫分析第19-21页
                2.2.4.3 标记免疫分析与非标记免疫分析第21-25页
    3. 溴氰菊酯残留免疫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28页
实验部分第28-55页
    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8-30页
        1.1 试剂与材料第28-29页
        1.2 仪器第29-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37页
        2.1 溴氰菊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第30-33页
            2.1.1 溴氰菊酯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条件优化第30-32页
                2.1.1.1 最适酶标半抗原-包被抗体工作浓度的筛选第30页
                2.1.1.2 反应介质离子强度对直接竞争ELISA的影响第30页
                2.1.1.3 最适酶标半抗原工作浓度进一步筛选第30页
                2.1.1.4 溴氰菊酯标准抑制曲线的建立第30-31页
                2.1.1.5 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小白菜中溴氰菊酯标准添加回收率第31-32页
            2.1.2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建立与条件优化第32-33页
                2.1.2.1 抗体与包被抗原最适工作浓度的筛选第32页
                2.1.2.2 溴氰菊酯间接竞争ELISA标准抑制曲线的建立第32-33页
                2.1.2.3 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小白菜中溴氰菊酯标准添加回收率第33页
        2.2 胶体金标记溴氰菊酯抗体免疫层析第33-37页
            2.2.1 胶体金的制备第33-34页
            2.2.2 胶体金质量的鉴定第34页
            2.2.3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第34-35页
                2.2.3.1 胶体金标记溴氰菊酯抗体最佳pH的确定第34页
                2.2.3.2 胶体金标记溴氰菊酯抗体最适量的确定第34-35页
                2.2.3.3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第35页
                2.2.3.4 免疫胶体金的纯化第35页
            2.2.4 免疫金标试纸条的制备第35-36页
                2.2.4.1 试纸条的组装第35页
                2.2.4.2 金标抗体稀释倍数的选择第35页
                2.2.4.3 金标抗体用量的选择第35-36页
                2.2.4.4 检测线抗原浓度和抗原溶剂的选择第36页
            2.2.5 层析条件对试纸条测试结果的影响第36页
                2.2.5.1 层析液pH对层析结果的影响第36页
                2.2.5.2 盐离子浓度对层析结果的影响第36页
                2.2.5.3 有机溶剂对层析结果的影响第36页
            2.2.6 试纸条的检测灵敏度第36-37页
                2.2.6.1 试纸条对溴氰菊酯的检测灵敏度第36页
                2.2.6.2 试纸条材料的筛选及优化条件下试纸条对溴氰菊酯的检测灵敏度第36页
                2.2.6.3 小白菜中溴氰菊酯标准添加回收率试验第36-3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7-55页
        3.1 溴氰菊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第37-44页
            3.1.1 溴氰菊酯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第37-41页
                3.1.1.1 抗体与酶标半抗原最适工作浓度第37页
                3.1.1.2 反应介质盐浓度对抗体和酶标半抗原结合能力的影响第37-38页
                3.1.1.3 抗体与酶标半抗原最适工作浓度的进一步筛选结果第38-39页
                3.1.1.4 溴氰菊酯直接竞争ELISA标准抑制曲线第39-40页
                3.1.1.5 小白菜中溴氰菊酯测定的直接竞争ELISA工作曲线第40-41页
                3.1.1.6 小白菜中溴氰菊酯直接竞争ELISA的添加回收率第41页
            3.1.2 溴氰菊酯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第41-44页
                3.1.2.1 抗体与包被抗原最适工作浓度第41-42页
                3.1.2.2 间接竞争ELISA法标准抑制曲线第42-43页
                3.1.2.3 小白菜中溴氰菊酯测定的间接竞争ELISA工作曲线第43-44页
                3.1.2.4 小白菜中溴氰菊酯间接竞争ELISA的添加回收率第44页
        3.2 溴氰菊酯胶体金标记免疫分析第44-53页
            3.2.1 胶体金的制备与质量鉴定结果第44-45页
            3.2.2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第45-47页
                3.2.2.1 胶体金标记溴氰菊酯抗体最适pH第45-46页
                3.2.2.2 胶体金标记溴氰菊酯抗体最适用量第46-47页
            3.2.3 免疫金标试纸条的制备第47-49页
                3.2.3.1 金标抗体稀释倍数的选择第47-48页
                3.2.3.2 金标抗体用量的选择第48页
                3.2.3.3 检测线抗原浓度及抗原溶剂的选择第48-49页
            3.2.4 层析条件对试纸条测试结果的影响第49-51页
                3.2.4.1 层析液pH对层析结果的影响第49-50页
                3.2.4.2 盐离子浓度对层析结果的影响第50页
                3.2.4.3 有机溶剂对层析结果的影响第50-51页
            3.2.5 试纸条对Del的检测灵敏度第51-53页
                3.2.5.1 标准样品测定试纸条灵敏度第51-52页
                3.2.5.2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测定小白菜中溴氰菊酯的灵敏度第52-53页
        3.3 讨论第53-55页
            3.3.1 ELISA法与GICA法对比分析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复合物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拓扑结构与基因本体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