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效应及地震斜入射对管廊的动力响应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2 管廊抗震方法 | 第9-11页 |
1.2.1 拟静力分析方法 | 第9-10页 |
1.2.2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0页 |
1.2.3 地下结构实验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2 管廊动力响应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3-24页 |
2.1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第13-17页 |
2.1.1 模型简介 | 第13-16页 |
2.1.2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第16页 |
2.1.3 CDP模型在ABAQUS中的设置 | 第16-17页 |
2.2 土体的Drucker-Prager模型 | 第17-19页 |
2.3 无限元原理 | 第19-21页 |
2.4 地震波合成方法 | 第21-24页 |
3 等效荷载输入方式 | 第24-46页 |
3.1 地震P波斜入射 | 第24-34页 |
3.2 地震SV波斜入射 | 第34-40页 |
3.3 地震SH波斜入射 | 第40-42页 |
3.4 输入方法验证 | 第42-46页 |
4 斜入射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46-62页 |
4.1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4.2 地应力平衡 | 第47-49页 |
4.2.1 地应力平衡的原因 | 第47页 |
4.2.2 地应力平衡方法 | 第47-49页 |
4.3 土体动力响应分析 | 第49-50页 |
4.4 管廊结构响应分析 | 第50-60页 |
4.4.1 结构加速度响应分析 | 第50-52页 |
4.4.2 结构位移响应分析 | 第52-56页 |
4.4.3 结构应力响应分析 | 第56-60页 |
4.5 管道动力响应分析 | 第60-61页 |
4.6 小结 | 第61-62页 |
5 脉冲效应对管廊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62-78页 |
5.1 概述 | 第62页 |
5.2 模型的建立 | 第62-67页 |
5.2.1 地震波的选取 | 第62-66页 |
5.2.2 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5.3 土体动力响应分析 | 第67-68页 |
5.4 管廊结构结果分析 | 第68-73页 |
5.4.1 综合管廊纵向位移动力响应分析 | 第68-70页 |
5.4.2 结构应力分布情况 | 第70-71页 |
5.4.3 不同时刻等效塑性应变分析 | 第71-72页 |
5.4.4 不同时刻拉伸损伤因子分析 | 第72-73页 |
5.5 管道动力响应分析 | 第73-76页 |
5.5.1 管廊内管道动力分析 | 第73-74页 |
5.5.2 直埋管道动力反应分析 | 第74-76页 |
5.6 小结 | 第76-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