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5-20页 |
引言 | 第20-23页 |
第一部分:肺癌相关巨噬细胞的表型特点研究 | 第23-41页 |
前言 | 第23-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1.1 实验对象与分组 | 第24页 |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1.2.1 实验主要试剂,耗材及购买来源 | 第24-25页 |
1.2.2 实验主要应用仪器,型号及厂家 | 第25页 |
1.3 实验操作方法 | 第25-29页 |
1.3.1 标本组织病理评价 | 第25-26页 |
1.3.2 组织微阵列 | 第26页 |
1.3.3 免疫组化分析 | 第26页 |
1.3.4 图像分析 | 第26页 |
1.3.5 肿瘤条件培养基收集、巨噬细胞培养、极化 | 第26-27页 |
1.3.6 巨噬细胞形态观察 | 第27页 |
1.3.7 巨噬细胞的表型表达鉴定 | 第27页 |
1.3.8 RealtimePCR检测巨噬细胞代表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CCL22和TGF-β表达 | 第27-29页 |
1.4 实验统计学方法 | 第29-30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0-36页 |
2.1 肺腺癌病理标本CD204+M2型巨噬细胞表达定量 | 第30页 |
2.2 肺腺癌病理标本CD204+M2型巨噬细胞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第30-31页 |
2.3 不同亚型病理I期肺腺癌CD204+M2型巨噬细胞的百分比 | 第31-32页 |
2.4 I期肺腺癌CD204+M2型巨噬细胞的不同表达对生存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2.5 巨噬细胞镜下形态比较 | 第33页 |
2.6 Mφ,M1,M2,TAM表面标记物的表达鉴定情况 | 第33-35页 |
2.7 比较各组巨噬细胞IL-1β,TNF-α,CCL22和TGF-β的表达水平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40页 |
4 结论 | 第40-41页 |
第二部分:miR-155-5p调控TAM极化的研究 | 第41-55页 |
前言 | 第41-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1.1 实验细胞 | 第42页 |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2-43页 |
1.2.1 实验主要试剂,耗材及购买来源 | 第42页 |
1.2.2 实验主要应用仪器,型号及厂家 | 第42-43页 |
1.3 实验操作方法 | 第43-45页 |
1.3.1 肿瘤条件培养基收集、巨噬细胞培养、极化 | 第43页 |
1.3.2 Real-time PCR检测M?,M1,M2,TAM四组细胞miR-155-5p的表达水平 | 第43页 |
1.3.3 细胞转染 | 第43页 |
1.3.4 流式检测TAM,TAM+miR-NC,TAM+miR-155-5p三组细胞的CD86和CD204的表达情况 | 第43页 |
1.3.5 Real-time PCR检测三组细胞IL-1β,TNF-α,CCL22,TGF-β的表达水平 | 第43页 |
1.3.6 Western blot检测三组细胞IL-1β,TNF-α,CCL22,TGF-β的表达水平 | 第43-45页 |
1.4 实验统计学方法 | 第45-46页 |
2 实验结果 | 第46-52页 |
2.1 Real-time PCR检测M?,M1,M2,TAM四组细胞miR-155-5p的表达水平 | 第46页 |
2.2 流式检测TAM,TAM+miR-NC,TAM+miR-155-5p三组细胞的CD86和CD204的表达情况 | 第46-48页 |
2.3 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IL-1β,TNF-α,CCL22,TGF-β的表达水平 | 第48-50页 |
2.4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IL-1β,TNF-α,CCL22,TGF-β的表达水平 | 第50-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4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三部分:miR-155-5p靶向调控C/EBP-β的研究 | 第55-65页 |
前言 | 第55-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1.1 实验细胞及分组 | 第56页 |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6页 |
1.2.1 实验主要试剂,耗材及购买来源 | 第56页 |
1.2.2 实验主要应用仪器,型号及厂家 | 第56页 |
1.3 实验操作方法 | 第56-57页 |
1.3.1 Real-time PCR检测三组细胞C/EBP-β的表达水平 | 第56页 |
1.3.2 Western blot检测以上三组细胞C/EBP-β的表达水平 | 第56页 |
1.3.3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载体的构建,基因序列分析,荧光素酶实验 | 第56-57页 |
1.4 实验统计学方法 | 第57-58页 |
2 实验结果 | 第58-61页 |
2.1 Real-time PCR检测TAM,TAM+miR-NC,TAM+miR-155-5p三组细胞C/EBP-β的表达水平 | 第58-59页 |
2.2 Western blot检测TAM,TAM+miR-NC,TAM+miR-155-5p三组细胞C/EBP-β的表达水平 | 第59页 |
2.3 miR-155-5p调控C/EBP-β的表达,C/EBP-β为miR-155-5p的靶基因 | 第59-61页 |
3 讨论 | 第61-64页 |
4 结论 | 第64-65页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综述 | 第74-9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个人简介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