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庄河市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模式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挖掘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第13页
        1.2.2 优化乡村布局,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第13-14页
        1.2.3 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8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1页
        1.5.1 农村居民点第20页
        1.5.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第20页
        1.5.3 农村居民整理模式的内涵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其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问题分析第21-33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5页
        2.1.1 地理位置第21-22页
        2.1.2 自然条件第22-23页
        2.1.3 社会经济条件第23-25页
    2.2 步云山乡土地利用现状第25-26页
    2.3 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第26-29页
        2.3.1 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总体利用情况第26-27页
        2.3.2 步云山乡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利用情况第27-29页
    2.4 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3页
        2.4.1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粗放,集约化程度低第29-31页
        2.4.2 农村居民点分布“散、乱、杂”,配套设施不完善第31页
        2.4.3 “空心村”现象严重第31-33页
第三章 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第33-49页
    3.1 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的测算第33-40页
        3.1.1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第33-36页
        3.1.2 户均建设用地指标法第36-37页
        3.1.3 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第37-38页
        3.1.4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综合理论潜力第38-40页
    3.2 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的测算第40-47页
        3.2.1 农村居民点影响因素分析第40-43页
        3.2.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3-45页
        3.2.3 指标数据标准化第45-46页
        3.2.4 现实潜力的测算第46-47页
    3.3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研究第49-59页
    4.1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基本类型第49-50页
        4.1.1 农村城镇化模式第49页
        4.1.2 中心村建设模式第49-50页
        4.1.3 异地搬迁模式第50页
        4.1.4 村庄内部改造模式第50页
    4.2 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模式第50-59页
        4.2.1 步云山乡村庄风貌规划及产业空间布局第50-53页
        4.2.2 步云山乡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选择第53-59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59-61页
    5.1 研究结论第59-60页
    5.2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体土地征收后土地增值收益构成及分配研究
下一篇:河北省山区几种休闲农业种植模式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