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1. 油菜菌核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2. 病原菌其生物学特性及侵染过程 | 第12-13页 |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菌核菌侵染方式及过程 | 第12-13页 |
·菌核菌的致病机制 | 第13页 |
3. 油菜的抗病机理 | 第13-14页 |
·预存防卫系统和诱导防卫系统 | 第13-14页 |
·避病 | 第14页 |
4. 油菜抗菌核病育种途径 | 第14-16页 |
·无花瓣育种和诱导抗性育种 | 第14-15页 |
·杂交育种 | 第15页 |
·组织培养育种 | 第15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15-16页 |
5. 牙签接种法 | 第16页 |
6. 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 | 第16-22页 |
·SSH的原理 | 第16-18页 |
·SSH的主要流程 | 第18页 |
·SSH技术的优、缺点 | 第18-19页 |
·SSH技术的优点 | 第18页 |
·SSH技术的缺点 | 第18-19页 |
·SSH技术的应用 | 第19-22页 |
·SSH技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SSH技术在作物抗病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SSH技术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中基因表达的应用 | 第21-22页 |
7.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牙签接种法鉴定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等级 | 第23-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实验所用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所用试剂和仪器 | 第23页 |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23-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PDA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 第23-24页 |
菌丝牙签的制作 | 第24-25页 |
田间接种 | 第25-26页 |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病情指数分级 | 第26页 |
病情指数计算 | 第26-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实验结果 | 第2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抑制消减杂交构建油菜抗菌核病文库 | 第29-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40页 |
·实验所用材料 | 第29页 |
·实验所用试剂和仪器 | 第29-30页 |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40页 |
·菌核菌菌丝的培养及接种 | 第30页 |
·总RNA提取 | 第30-32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32-37页 |
·正向消减文库的构建 | 第37-38页 |
·差异表达基因cDNA片段的测序和分析 | 第38-39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RT-PCR | 第39-40页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RNA提取结果 | 第40页 |
·cDNA的合成 | 第40-41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41页 |
·消减文库的构建 | 第41-42页 |
·RT-PCR扩增 | 第42页 |
·测序结果及部分片段的序列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6-50页 |
1. 油菜与菌核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46页 |
2. 抑制消减杂交(SSH) | 第46-47页 |
3. RT-PCR | 第47页 |
4. 部分已知功能的cDNA片段分析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