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干扰素的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1.1 干扰素的性质和分类 | 第13-14页 |
1.1.2 干扰素受体分类和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1.1.3 干扰素的功能与作用 | 第15-16页 |
1.1.4 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 第16-17页 |
1.1.5 Ⅲ型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2 昆虫杆状病毒研究概况 | 第18-21页 |
1.2.1 杆状病毒简介 | 第18-19页 |
1.2.2 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基础 | 第19页 |
1.2.3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简介 | 第19-20页 |
1.2.4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2.5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1-23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2章 利用家蚕病毒杆状表达系统在家蚕中表达鸡λ3-干扰素和羊λ3-干扰素 | 第23-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6页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3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1.3 常用分子克隆的试剂配方 | 第23-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2.2.1 目的基因的获取 | 第26页 |
2.2.2 重组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6-28页 |
2.2.3 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纯化与鉴定 | 第28-30页 |
2.2.4 重组杆状病毒在家蚕中的表达 | 第30页 |
2.2.5 重组病毒在家蚕中复制的PCR鉴定 | 第30-31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2.3.1 目的基因的优化合成分析 | 第31-33页 |
2.3.2 目的片段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33-34页 |
2.3.3 重组转移载体的鉴定 | 第34-35页 |
2.3.4 重组杆状病毒的获取与纯化 | 第35页 |
2.3.5 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目的基因 | 第35页 |
2.3.6 重组杆状病毒在家蚕中复制的鉴定 | 第35-36页 |
2.4 讨论 | 第36-37页 |
2.5 总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重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检测 | 第39-4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39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3.1.3 试剂配制 | 第39页 |
3.2 动物细胞实验常见方法 | 第39-42页 |
3.2.1 Vero细胞的传代、冻存与复苏 | 第39-41页 |
3.2.2 重组干扰素表达样品的抗病毒活性检测 | 第41-42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3.3.1 24孔板病毒筛选结果 | 第42页 |
3.3.2 重组鸡λ3-干扰素表达样品的抗病毒活性检测 | 第42-43页 |
3.3.3 重组羊λ3-干扰素表达样品的抗病毒活性检测 | 第43-45页 |
3.4 讨论 | 第45页 |
3.5 总结 | 第45-47页 |
全文总结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1 | 第55-57页 |
附录2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大摘要 | 第6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