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煤热解特性及其产物分布研究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 1.1 煤热解技术概述 | 第8-12页 |
| 1.1.1 煤热解基本过程 | 第8-9页 |
| 1.1.2 煤热解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 | 第9-12页 |
| 1.2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 1.3 煤热解动力学研究及其进展 | 第14-15页 |
| 1.4 热解产物的利用 | 第15-17页 |
| 1.4.1 固体产物的利用 | 第16页 |
| 1.4.2 液体产物的利用 | 第16-17页 |
| 1.4.3 气体产物的利用 | 第17页 |
| 1.5 Py-GC/MS | 第17-18页 |
| 1.6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8-20页 |
| 1.6.1 论文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0-30页 |
| 2.1 实验仪器及煤样 | 第20-21页 |
| 2.2 热重分析实验 | 第21-22页 |
| 2.3 Py-GC/MS实验 | 第22-23页 |
| 2.4 固定床热解实验 | 第23-24页 |
| 2.5 热解动力学分析 | 第24-26页 |
| 2.5.1 总包反应模型(C-R) | 第25页 |
| 2.5.2 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 | 第25-26页 |
| 2.6 固定床热解产物分析 | 第26-30页 |
| 2.6.1 气液固三相产物产率分析 | 第26页 |
| 2.6.2 气体产物的分析 | 第26-27页 |
| 2.6.3 固体产物的分析 | 第27页 |
| 2.6.4 液体产物的分析 | 第27-30页 |
| 3 三种低阶煤结构分析 | 第30-42页 |
| 3.1 FT-IR光谱分析 | 第30-37页 |
| 3.1.1 FT-IR的谱峰拟合 | 第31-36页 |
| 3.1.2 FT-IR结构参数分析 | 第36-37页 |
| 3.2 CP/MAS13CNMR光谱分析 | 第37-42页 |
| 3.2.1 CP/MAS13CNMR光谱分峰拟合 | 第38-40页 |
| 3.2.2 CP/MAS13CNMR结构参数分析 | 第40-42页 |
| 4 三种低阶煤热解热性及其动力学分析 | 第42-51页 |
| 4.1 热解特性研究 | 第42-46页 |
| 4.1.1 煤化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 4.1.2 升温速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 4.2 热解动力学分析 | 第46-51页 |
| 4.2.1 总包反应动力学分析(C-R) | 第46-49页 |
| 4.2.2 分布活化能模型动力学分析(DAEM) | 第49-51页 |
| 5 三种低阶煤快速热解产物分布 | 第51-60页 |
| 5.1 温度对快速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51-54页 |
| 5.2 温度对产物族组成分布的影响 | 第54-60页 |
| 5.2.1 脂肪族化合物 | 第54页 |
| 5.2.2 芳香族化合物 | 第54-57页 |
| 5.2.3 含氧化合物 | 第57-60页 |
| 6 三种低阶煤固定床热解实验 | 第60-76页 |
| 6.1 热解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60-62页 |
| 6.2 热解温度对气体产物的影响 | 第62-63页 |
| 6.3 热解温度对固体产物的影响 | 第63-71页 |
| 6.3.1 半焦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63-65页 |
| 6.3.2 半焦的FT-IR分析 | 第65-67页 |
| 6.3.3 半焦的CPMAS13CNMR分析 | 第67-71页 |
| 6.4 热解液体产物的分析 | 第71-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