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境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2 民事诉讼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20页 |
2.1 民事诉讼的含义、效力及特点 | 第16页 |
2.1.1 民事诉讼的含义 | 第16页 |
2.1.2 民事诉讼的效力 | 第16页 |
2.1.3 民事诉讼的特点 | 第16页 |
2.2 民事诉讼的价值 | 第16-17页 |
2.2.1 目的性价值 | 第16-17页 |
2.2.2 工具性价值 | 第17页 |
2.3 司法公正的含义及体现 | 第17-20页 |
2.3.1 司法公正的含义 | 第17-18页 |
2.3.2 司法公正的体现 | 第18-20页 |
3 我国民事诉讼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3.1 我国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3.1.1 法院缺乏遴选的监督机制 | 第20页 |
3.1.2 法院的经费来源于政府 | 第20页 |
3.1.3 行政活动干预司法审判 | 第20-21页 |
3.2 我国民事诉讼中司法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3.2.1 司法公开不及时 | 第21页 |
3.2.2 未对司法公开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 | 第21页 |
3.3 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3.1 证人虚假证言率高 | 第21-22页 |
3.3.2 伪证行为查处率低 | 第22页 |
3.3.3 证人如实作证的保障机制失灵 | 第22页 |
3.4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3.4.1 社会公众诚信观念薄弱 | 第22页 |
3.4.2 关于执行的法律规定间缺乏协调性 | 第22-23页 |
3.4.3 执行不能与执行难区分不清 | 第23-24页 |
4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改革的具体举措 | 第24-30页 |
4.1 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 第24-25页 |
4.1.1 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 第24页 |
4.1.2 单独职务序列和工资制试点 | 第24页 |
4.1.3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 | 第24-25页 |
4.2 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的三大平台建设 | 第25-26页 |
4.2.1 民事案件的审判流程公开 | 第25页 |
4.2.2 民事案件的裁判文书公开 | 第25-26页 |
4.2.3 民事案件的执行信息公开 | 第26页 |
4.3 设立证人签署保证书制度 | 第26-27页 |
4.3.1 设立证人签署保证书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6页 |
4.3.2 司法实践中的证人签署保证书制度 | 第26-27页 |
4.4 加强执行信用监督的若干规定 | 第27-30页 |
4.4.1 细化执行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7页 |
4.4.2 加快推进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建设 | 第27-28页 |
4.4.3 明确执行不能与执行难的区别 | 第28-30页 |
5 域外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及可借鉴之处 | 第30-38页 |
5.1 域外民事诉讼中司法独立的相关规定 | 第30-31页 |
5.1.1 美国的司法独立制度 | 第30页 |
5.1.2 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官独立审判制度 | 第30-31页 |
5.1.3 法国的巡回法院制度 | 第31页 |
5.2 域外民事诉讼中司法公开的相关规定 | 第31-33页 |
5.2.1 域外的民事审判流程公开 | 第31-32页 |
5.2.2 域外的民事裁判文书公开 | 第32-33页 |
5.2.3 域外的民事执行信息公开 | 第33页 |
5.3 域外民事诉讼中保障证人作证真实性的相关规定 | 第33-35页 |
5.3.1 德国的证人具结制度 | 第34页 |
5.3.2 日本的证人具结制度 | 第34页 |
5.3.3 台湾的证人具结制度 | 第34-35页 |
5.4 域外民事诉讼中执行信用监督的相关规定 | 第35-38页 |
5.4.1 域外执行立法概况 | 第35页 |
5.4.2 域外执行信用监督的相关规定 | 第35-36页 |
5.4.3 域外解决执行难的具体举措 | 第36-38页 |
6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的改革建议 | 第38-46页 |
6.1 完善我国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改革建议 | 第38-39页 |
6.1.1 完善法官的遴选机制 | 第38页 |
6.1.2 改革法院的财政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6.1.3 完善巡回法庭制度 | 第39页 |
6.2 完善我国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改革建议 | 第39-41页 |
6.2.1 完善我国的民事审判流程公开 | 第39-40页 |
6.2.2 完善我国的民事裁判文书公开 | 第40-41页 |
6.2.3 完善我国的民事执行信息公开 | 第41页 |
6.3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的改革建议 | 第41-43页 |
6.3.1 严格民事证人的法律责任 | 第42页 |
6.3.2 考虑引入伪证败诉制度 | 第42页 |
6.3.3 落实证人签署保证书的配套措施和惩处机制 | 第42-43页 |
6.4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执行信用监督的改革建议 | 第43-46页 |
6.4.1 丰富诚信立法的法律规定 | 第43-44页 |
6.4.2 制定统一的强制执行法 | 第44页 |
6.4.3 完善执行信用监督的相关措施 | 第44-46页 |
7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