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难点突破点 | 第21-23页 |
2 高校官方微信相关概述及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2.1 微信公众平台概述 | 第23-24页 |
2.1.1 微信公众平台定义 | 第23页 |
2.1.2 微信订阅号特点 | 第23-24页 |
2.2 高校官方微信概述 | 第24-25页 |
2.2.1 高校官方微信定义 | 第24页 |
2.2.2 高校官方微信特点 | 第24-25页 |
2.3 高校官方微信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3 利用高校官方微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分析 | 第28-35页 |
3.1 利用高校官方微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可靠依据 | 第28-31页 |
3.1.1 理论依据 | 第28-29页 |
3.1.2 现实依据 | 第29-31页 |
3.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联系 | 第31-32页 |
3.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载体 | 第31页 |
3.2.2 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指导 | 第31-32页 |
3.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指导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 第32页 |
3.3 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显著优势 | 第32-33页 |
3.3.1 加速了教育内容的落地 | 第32页 |
3.3.2 丰富了教育的呈现形式 | 第32页 |
3.3.3 畅通了教育双方沟通机制 | 第32-33页 |
3.3.4 发挥了思政教育凝聚职能 | 第33页 |
3.4 利用高校官方微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机遇 | 第33-35页 |
3.4.1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网络育人提供技术保障 | 第33页 |
3.4.2 内容革命持续深入技术背后呼唤责任和伦理 | 第33-34页 |
3.4.3 “互联网+”热潮持续大学生群体参与热情高涨 | 第34-35页 |
4 高校官方微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第35-41页 |
4.1 高校官方微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 第35-37页 |
4.1.1 进行顶层设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5页 |
4.1.2 优化功能设置 着力思政教育的实效 | 第35-36页 |
4.1.3 制作精品内容覆盖思想政治教育全范围 | 第36-37页 |
4.1.4 以评比促建设提高思政教育的工作干劲 | 第37页 |
4.2 高校官方微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 第37-39页 |
4.2.1 思想政治工作得到重视 | 第37-38页 |
4.2.2 微信平台建设百花齐放 | 第38页 |
4.2.3 阅读量点赞数显著提升 | 第38-39页 |
4.3 高校官方微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 第39-41页 |
4.3.1 思政育人资源未深入挖掘 | 第39页 |
4.3.2 虚拟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 | 第39-41页 |
5 西华大学官方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第41-59页 |
5.1 西华大学官方微信相关情况介绍 | 第41-42页 |
5.2 西华大学官方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 | 第42-57页 |
5.2.1 展学校正面品牌形象——增进师生认同感,赢得社会肯定 | 第42-43页 |
5.2.2 造综合素质过硬人才——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团队自我成长 | 第43-44页 |
5.2.3 推思想先进优质内容——增进感染力,激发情感共鸣 | 第44-55页 |
5.2.4 做平台建设典型示范——扩大影响力,提升传播效果 | 第55-57页 |
5.3 西华大学官方微信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 第57-59页 |
6 在高校官方微信平台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 第59-66页 |
6.1 明确目标意识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估体系 | 第59-61页 |
6.1.1 建立平台保障评估体系 | 第59页 |
6.1.2 建立运营成效评估体系 | 第59-61页 |
6.2 把握运营规律打造张弛有度的内容生态 | 第61-63页 |
6.2.1 既要理直气壮坚持正确导向,也要润物无声施加影响 | 第61页 |
6.2.2 既要反映师生校友共同心声,也要梳理细分受众人群 | 第61-62页 |
6.2.3 既要主动占领新兴网络阵地,也要注重平台融合互通 | 第62页 |
6.2.4 既要建设理性交流沟通平台,也要增强用户情感认同 | 第62-63页 |
6.3 探索“微”思政打造有深度厚度的思政平台 | 第63-64页 |
6.3.1 打造形式多样的精品视频 | 第63页 |
6.3.2 打造贴近用户的精品课程 | 第63页 |
6.3.3 开展多元交流的学术活动 | 第63-64页 |
6.4 留存难忘仪式雕琢有持久生命力的记忆场域 | 第64-66页 |
6.4.1 给予用户参与的仪式感 | 第64-65页 |
6.4.2 注重网络集体记忆保存 | 第65-66页 |
总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A 宏观框架编码 | 第71-74页 |
附录 B 中观框架编码 | 第74-84页 |
附录 C 微观框架编码 | 第84-101页 |
附录 D 点击率编码 | 第101-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