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3-21页 |
(一) 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 研究的缘起 | 第13-14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3.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三)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1. 研究选题的创新 | 第19页 |
2. 研究视角较新 | 第19-20页 |
3. 研究材料创新 | 第20-21页 |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1. 城市管理 | 第21页 |
2. 数字城市 | 第21-22页 |
3. 城市信息化 | 第22页 |
4. 数字化城市管理 | 第22-23页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1. 公共治理的概念与公共治理理论内容 | 第23页 |
2. 公共治理理论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三、公共治理视角下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5-30页 |
(一) 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状描述 | 第25页 |
(二) 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1. 政府在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中的问题 | 第26-27页 |
2. 社会、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问题 | 第27-28页 |
(三)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 第28-30页 |
1. 政府在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29页 |
2. 社会、市场参与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9-30页 |
四、公共治理视角下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例分析 | 第30-50页 |
(一) WH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背景 | 第30-31页 |
1. 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 | 第30页 |
2. 传统城市管理的弊端 | 第30页 |
3. 数字化信息技术促进城市管理创新发展 | 第30-31页 |
(二) WH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31-48页 |
1.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多元治理主体 | 第31-33页 |
2.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客体、内容和目标 | 第33-34页 |
3.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34-46页 |
4.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成效 | 第46-47页 |
5.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三) WH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启示 | 第48-50页 |
1. 政府积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 | 第48页 |
2. 加强信息平台和系统的建设 | 第48页 |
3. 多元主体参与数字化城市管理 | 第48-49页 |
4. 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 第49页 |
5. 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 第49页 |
6. 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参与者的素质 | 第49-50页 |
五、公共治理视角下改进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50-56页 |
(一)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 | 第50-52页 |
1. 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组织领导 | 第50页 |
2. 强化制度引领,公开考评结果 | 第50-51页 |
3. 共享资源数据,拓宽系统功能 | 第51页 |
4. 多方式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 第51-52页 |
(二) 加强社会、市场主体的参与,落实主体责任 | 第52-56页 |
1. 充分发挥民众力量 | 第52-53页 |
2. 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 | 第53页 |
3. 加强网格监督员队伍建设 | 第53-54页 |
4. 落实城市建设维护企业的责任 | 第54-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