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河南陵墓园林研究
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范围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4 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6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2 陵墓园林的发生与发展 | 第14-24页 |
2.1 陵墓与陵墓园林 | 第14-16页 |
2.1.1 陵墓的起源 | 第14-15页 |
2.1.2 陵墓到陵墓园林的演变 | 第15-16页 |
2.2 陵墓园林的发展 | 第16-24页 |
2.2.1 萌芽阶段 | 第16-17页 |
2.2.2 发展阶段 | 第17-20页 |
2.2.3 成熟阶段 | 第20-22页 |
2.2.4 现代阶段 | 第22-24页 |
3 从布局形式看民国河南陵墓园林 | 第24-44页 |
3.1 陵园选址 | 第24-27页 |
3.2 形制布局 | 第27-41页 |
3.2.1 总体布局 | 第27-39页 |
3.2.2 整体形制 | 第39-41页 |
3.3 纹饰形象 | 第41-44页 |
3.3.1 装饰纹样 | 第41-42页 |
3.3.2 雕塑形象 | 第42-44页 |
4 从营造方式看民国河南陵墓园林 | 第44-49页 |
4.1 建造模式 | 第44-46页 |
4.1.1 施工模式 | 第44-45页 |
4.1.2 资金来源 | 第45-46页 |
4.2 营造技术 | 第46-49页 |
4.2.1 建造材料 | 第46-47页 |
4.2.2 建筑结构 | 第47-49页 |
5 民国河南陵墓园林的价值与保护 | 第49-55页 |
5.1 文化价值 | 第49-51页 |
5.1.1 历史地位 | 第49页 |
5.1.2 建筑艺术 | 第49-50页 |
5.1.3 后世影响 | 第50-51页 |
5.2 保护利用 | 第51-55页 |
5.2.1 保护现状 | 第51-52页 |
5.2.2 保护对策 | 第52-5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1.1 鲜明的过渡性 | 第55页 |
6.1.2 重要的历史地位 | 第55-56页 |
6.1.3 陵墓园林化 | 第56页 |
6.2 讨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ABSTRACT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