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

全口义齿数字化排牙优化技术研究及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缩略词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全口义齿排牙技术发展第13-16页
        1.2.1 传统全口义齿排牙技术第13-14页
        1.2.2 机器人辅助全口义齿排牙技术第14-15页
        1.2.3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技术第15-16页
    1.3 面向全口义齿的数字化技术第16-19页
        1.3.1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第17页
        1.3.2 数控技术第17-18页
        1.3.3 3DP技术第18-19页
    1.4 论文选题背景第19-21页
        1.4.1 选题背景第19-20页
        1.4.2 课题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多层次人工牙的数据库构建及动态检索匹配技术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解剖特征定义第21-23页
        2.2.1 患者口腔解剖特征定义第21-22页
        2.2.2 人工牙解剖特征定义第22-23页
    2.3 多层次人工牙数据库构建第23-26页
        2.3.1 人工牙编号第23-24页
        2.3.2 多层次人工牙数据库第24-26页
    2.4 人工牙选择系统及动态匹配第26-31页
        2.4.1 人工牙选择医学规则第27-28页
        2.4.2 基于红黑二叉树的人工牙数据库动态匹配技术第28-29页
            2.4.2.1 人工牙数据库的增删与查询第28-29页
            2.4.2.2 红黑二叉树迭代容器第29页
        2.4.3 前牙动态匹配第29-31页
        2.4.4 后牙动态匹配第31页
    2.5 人工牙选择系统动态匹配实例第31-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基于约束求解系统的全口义齿虚拟排牙技术第35-50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虚拟排牙约束求解系统第35-37页
        3.2.1 B样条拟合排牙约束线第35-36页
        3.2.2 排牙约束系统第36-37页
    3.3 基于约束的前牙虚拟排列第37-39页
        3.3.1 前牙排牙曲线第37页
        3.3.2 前牙虚拟排列过程第37-39页
    3.4 基于约束的后牙虚拟排列第39-42页
        3.4.1 上颌后牙排牙线拟合第39页
        3.4.2 下颌后牙排牙曲线拟合第39-40页
        3.4.3 后牙虚拟排列过程第40-42页
    3.5 邻牙间隙调整第42-44页
    3.6 虚拟排牙优化第44-49页
        3.6.1 解剖特征数据重提取第45-46页
            3.6.2.1 无牙颌患者口腔解剖特征重提取第45-46页
            3.6.2.2 人工牙解剖特征重提取第46页
        3.6.2 后牙排牙线调整第46-47页
        3.6.3 人工牙整体重排第47-48页
        3.6.4 人工牙减数排列第48页
        3.6.5 虚拟旋转球第48-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评价指标第50-62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全口义齿传统排牙评价指标第50-52页
        4.2.1 牙科技师评价第50-51页
        4.2.2 牙科医生评价第51页
        4.2.3 患者评价第51-52页
    4.3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评价指标第52-61页
        4.3.1 前牙虚拟排列检测第52-54页
        4.3.2 后牙虚拟排列检测第54-55页
        4.3.3 基于包围盒的邻牙关系检测第55-60页
            4.3.3.1 AABB包围盒的构建第56-57页
            4.3.3.2 基于松散八叉树的空间剖分第57-59页
            4.3.3.3 AABB碰撞检测第59页
            4.3.3.4 邻牙关系检测第59-60页
        4.3.4 虚拟排牙干涉检测第60-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全口义齿数字化排牙软件设计第62-71页
    5.1 引言第62页
    5.2 全口义齿数字化排牙软件模块第62-64页
        5.2.1 软件运行环境第62页
        5.2.2 软件基本框架第62-63页
        5.2.3 软件功能第63-64页
            5.2.3.1 排牙第63页
            5.2.3.2 调(牙合)第63-64页
            5.2.3.3 虚拟旋转球第64页
    5.3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步骤第64-67页
        5.3.1 患者口腔特征数据读取第64-65页
        5.3.2 虚拟排牙第65-66页
        5.3.3 生成基托第66-67页
    5.4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试验第67-69页
        5.4.1 手工排牙与虚拟排牙结果第67-69页
        5.4.2 虚拟排牙效率分析第69页
        5.4.3 虚拟排牙技术可行性及局限性分析第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4页
    6.1 总结第71-72页
    6.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2 SF1a-PRLR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microRNA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切伦科夫光成像的核素治疗剂量监测及改进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