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全口义齿排牙技术发展 | 第13-16页 |
1.2.1 传统全口义齿排牙技术 | 第13-14页 |
1.2.2 机器人辅助全口义齿排牙技术 | 第14-15页 |
1.2.3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技术 | 第15-16页 |
1.3 面向全口义齿的数字化技术 | 第16-19页 |
1.3.1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 第17页 |
1.3.2 数控技术 | 第17-18页 |
1.3.3 3DP技术 | 第18-19页 |
1.4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9-21页 |
1.4.1 选题背景 | 第19-20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基于多层次人工牙的数据库构建及动态检索匹配技术 | 第21-35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解剖特征定义 | 第21-23页 |
2.2.1 患者口腔解剖特征定义 | 第21-22页 |
2.2.2 人工牙解剖特征定义 | 第22-23页 |
2.3 多层次人工牙数据库构建 | 第23-26页 |
2.3.1 人工牙编号 | 第23-24页 |
2.3.2 多层次人工牙数据库 | 第24-26页 |
2.4 人工牙选择系统及动态匹配 | 第26-31页 |
2.4.1 人工牙选择医学规则 | 第27-28页 |
2.4.2 基于红黑二叉树的人工牙数据库动态匹配技术 | 第28-29页 |
2.4.2.1 人工牙数据库的增删与查询 | 第28-29页 |
2.4.2.2 红黑二叉树迭代容器 | 第29页 |
2.4.3 前牙动态匹配 | 第29-31页 |
2.4.4 后牙动态匹配 | 第31页 |
2.5 人工牙选择系统动态匹配实例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基于约束求解系统的全口义齿虚拟排牙技术 | 第35-50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虚拟排牙约束求解系统 | 第35-37页 |
3.2.1 B样条拟合排牙约束线 | 第35-36页 |
3.2.2 排牙约束系统 | 第36-37页 |
3.3 基于约束的前牙虚拟排列 | 第37-39页 |
3.3.1 前牙排牙曲线 | 第37页 |
3.3.2 前牙虚拟排列过程 | 第37-39页 |
3.4 基于约束的后牙虚拟排列 | 第39-42页 |
3.4.1 上颌后牙排牙线拟合 | 第39页 |
3.4.2 下颌后牙排牙曲线拟合 | 第39-40页 |
3.4.3 后牙虚拟排列过程 | 第40-42页 |
3.5 邻牙间隙调整 | 第42-44页 |
3.6 虚拟排牙优化 | 第44-49页 |
3.6.1 解剖特征数据重提取 | 第45-46页 |
3.6.2.1 无牙颌患者口腔解剖特征重提取 | 第45-46页 |
3.6.2.2 人工牙解剖特征重提取 | 第46页 |
3.6.2 后牙排牙线调整 | 第46-47页 |
3.6.3 人工牙整体重排 | 第47-48页 |
3.6.4 人工牙减数排列 | 第48页 |
3.6.5 虚拟旋转球 | 第48-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评价指标 | 第50-62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全口义齿传统排牙评价指标 | 第50-52页 |
4.2.1 牙科技师评价 | 第50-51页 |
4.2.2 牙科医生评价 | 第51页 |
4.2.3 患者评价 | 第51-52页 |
4.3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评价指标 | 第52-61页 |
4.3.1 前牙虚拟排列检测 | 第52-54页 |
4.3.2 后牙虚拟排列检测 | 第54-55页 |
4.3.3 基于包围盒的邻牙关系检测 | 第55-60页 |
4.3.3.1 AABB包围盒的构建 | 第56-57页 |
4.3.3.2 基于松散八叉树的空间剖分 | 第57-59页 |
4.3.3.3 AABB碰撞检测 | 第59页 |
4.3.3.4 邻牙关系检测 | 第59-60页 |
4.3.4 虚拟排牙干涉检测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全口义齿数字化排牙软件设计 | 第62-71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全口义齿数字化排牙软件模块 | 第62-64页 |
5.2.1 软件运行环境 | 第62页 |
5.2.2 软件基本框架 | 第62-63页 |
5.2.3 软件功能 | 第63-64页 |
5.2.3.1 排牙 | 第63页 |
5.2.3.2 调(牙合) | 第63-64页 |
5.2.3.3 虚拟旋转球 | 第64页 |
5.3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步骤 | 第64-67页 |
5.3.1 患者口腔特征数据读取 | 第64-65页 |
5.3.2 虚拟排牙 | 第65-66页 |
5.3.3 生成基托 | 第66-67页 |
5.4 全口义齿虚拟排牙试验 | 第67-69页 |
5.4.1 手工排牙与虚拟排牙结果 | 第67-69页 |
5.4.2 虚拟排牙效率分析 | 第69页 |
5.4.3 虚拟排牙技术可行性及局限性分析 | 第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6.1 总结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