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板梁桥组合加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桥梁加固整体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空心板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空心板横向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空心板梁桥铰缝病害机理及成因分析 | 第19-30页 |
2.1 荷载横向分布设计理论简介 | 第19-24页 |
2.1.1 铰接板法 | 第19-21页 |
2.1.2 刚接板法 | 第21-23页 |
2.1.3 刚性横梁法 | 第23-24页 |
2.2 空心板梁桥铰缝病害及特征分析 | 第24-29页 |
2.2.1 空心板铰缝构造分类 | 第24-25页 |
2.2.2 空心板铰缝病害 | 第25-27页 |
2.2.3 铰缝病害成因分析 | 第27-28页 |
2.2.4 铰缝破坏机理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组合加固横向分布计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 第30-52页 |
3.1 组合加固技术简介 | 第30-31页 |
3.2 组合加固技术原理 | 第31-32页 |
3.3 组合加固横向分布计算理论 | 第32-43页 |
3.3.1 弹性板的基本假定 | 第33页 |
3.3.2 正交异性弹性板的小挠度弯曲微分方程 | 第33-36页 |
3.3.3 组合加固刚度计算原理 | 第36-40页 |
3.3.4 板的挠度求解思路 | 第40-43页 |
3.3.5 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 | 第43页 |
3.4 组合加固后空心板铰缝抗剪验算方法 | 第43-44页 |
3.5 组合加固关键技术设计方法 | 第44-50页 |
3.5.1 组合加固竖向预应力设计方法 | 第44-48页 |
3.5.1.1 张拉控制应力 | 第44-45页 |
3.5.1.2 预应力损失计算 | 第45-48页 |
3.5.2 组合加固锚具设计方法 | 第48页 |
3.5.3 组合加固钢横梁布设方法 | 第48-50页 |
3.6 组合加固施工关键技术 | 第50-51页 |
3.6.1 施工流程及要点 | 第50-51页 |
3.6.2 控制技术 | 第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空心板组合加固试验研究 | 第52-70页 |
4.1 空心板组合加固试验目的 | 第52页 |
4.2 空心板组合加固试验内容 | 第52-53页 |
4.3 空心板组合加固试验模型介绍 | 第53-56页 |
4.3.1 模型设计 | 第53-54页 |
4.3.2 模型制作 | 第54-55页 |
4.3.3 构件编号 | 第55-56页 |
4.3.4 测点布置 | 第56页 |
4.4 空心板组合加固试验结果 | 第56-60页 |
4.5 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4.5.1 横向分布对比分析 | 第60-62页 |
4.5.2 整体刚度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4.6 加固效率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63-69页 |
4.6.1 钢横梁截面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4.6.2 钢横梁间距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66-6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空心板组合加固有限元分析研究 | 第70-101页 |
5.1 概述 | 第70页 |
5.2 有限元分析法原理及基本过程 | 第70-72页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2-74页 |
5.3.1 部件及装配 | 第72页 |
5.3.2 相互作用及网格划分 | 第72-73页 |
5.3.3 荷载及边界条件 | 第73-74页 |
5.3.4 分析步 | 第74页 |
5.4 有限元挠度计算结果 | 第74-77页 |
5.5 加固效率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77-83页 |
5.5.1 钢横梁截面尺寸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77-80页 |
5.5.2 钢横梁间距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80-83页 |
5.6 铰缝应力改善对比分析 | 第83-100页 |
5.6.1 横向正应力对比分析 | 第85-88页 |
5.6.2 竖向剪应力对比分析 | 第88-91页 |
5.6.3 纵向正应力对比分析 | 第91-94页 |
5.6.4 纵向剪应力对比分析 | 第94-96页 |
5.6.5 主应力对比分析 | 第96-10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实桥加固设计示范 | 第101-114页 |
6.1 原桥概况 | 第101-102页 |
6.2 桥梁主要病害 | 第102页 |
6.3 组合加固设计 | 第102-105页 |
6.3.1 钢横梁设计 | 第102-104页 |
6.3.2 竖向预应力筋及锚垫板设计 | 第104-105页 |
6.4 加固效果 | 第105-109页 |
6.4.1 修正的截面抗力计算 | 第105-106页 |
6.4.2 加固前后的荷载效应值计算 | 第106-109页 |
6.5 施工顺序及要点 | 第109-113页 |
6.5.1 全桥施工顺序 | 第109-110页 |
6.5.2 施工要点 | 第110-11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14-115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15页 |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