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TiO2纳米材料表面的温敏性聚合物改性及漆酶固定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23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聚合物接枝改性第11页
    1.3 儿茶酚及儿茶酚改性聚合物第11-13页
    1.4 儿茶酚类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3-16页
        1.4.1 儿茶酚及儿茶酚衍生物的聚合第13-14页
        1.4.2 儿茶酚端基聚合物的制备第14-16页
    1.5     TiO_2纳米材料的表面聚合物修饰改性第16-18页
        1.5.1 TiO_2纳米粒子及其光催化性能第16-17页
        1.5.2 TiO_2纳米粒子表面儿茶酚端基温敏性聚合物修饰改性第17-18页
    1.6 漆酶的固定化和对TiO_2纳米颗粒表面的改性第18-21页
        1.6.1 酶的固定化及固定化载体第18-19页
        1.6.2 酶固定化的性质第19-20页
        1.6.3 TiO_2纳米颗粒表面漆酶的固定化的研究第20-21页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实验材料与表征测试方法第23-32页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23-25页
        2.1.1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1.2 实验仪器第24-25页
    2.2 表面接枝温敏性聚合物的TiO_2纳米粒子杂化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案第25-27页
        2.2.1 逐步制备和“一锅法”制备TiO_2@poly(DEGEEA)-r-(PEGA_(480))杂化材料的研究第25-26页
        2.2.2 TiO_2@poly(DEGEEA)-b-(PEGA_(480))杂化材料的制备第26-27页
        2.2.3 TiO_2纳米杂化材料在模拟日光照和紫外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溶液降解第27页
    2.3 利用环氧聚合物桥接将漆酶固定到TiO_2纳米粒子杂化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案第27-29页
        2.3.1 TiO_2/环氧聚合物纳米杂化杂化材料的制备第27页
        2.3.2 “一锅法”制备水体系下Cu(0)-LRP的TiO_2/温敏性聚合物纳米杂化复合材料第27-28页
        2.3.3 罗丹明B荧光标记漆酶第28页
        2.3.4 漆酶在环氧官能化TiO_2纳米颗粒表面的固定化第28页
        2.3.5 游离和固定化漆酶的活性测定第28-29页
        2.3.6 双功能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第29页
    2.4 表征以及检测第29-32页
        2.4.1 500Hz核磁共振仪(NMR)第29页
        2.4.2 凝胶渗透色谱仪(SEC)第29-30页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第30页
        2.4.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第30页
        2.4.5 热重分析仪(TGA)第30页
        2.4.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0页
        2.4.7 浊度仪第30-31页
        2.4.8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第31页
        2.4.9 动态光散射粒度仪(DLS)第31页
        2.4.10 荧光光谱仪第31页
        2.4.11 气质联用色谱仪(GC-MS)第31-32页
3 TiO_2/温敏性聚合物杂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第32-44页
    3.1 具有可调节的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的多巴胺终端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2-35页
    3.2 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与浓度的关系第35-36页
    3.3 温敏型聚合物可重复的热相变行为探究第36-37页
    3.4 多巴胺终端聚合物对TiO_2纳米表面功能化的研究第37-38页
    3.5 “一锅法”制备TiO_2/温敏性聚合物杂化材料的研究第38-40页
    3.6 TiO_2/温敏性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的自絮凝效应及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第40-42页
    3.7 本章小结第42-44页
4 TiO_2/温敏型聚合物/漆酶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第44-58页
    4.1 TiO_2@poly(NIPAM)-r-(GA)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与研究第44-49页
    4.2 TiO_2@poly(NIPAM)-r-(GA)@Laccase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与研究第49-51页
    4.3 杂化材料中双功能催化剂的稳定性、可重复使用性和催化性能第51-56页
    4.4 本章总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质耦合纳米填料对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下一篇:抗肿瘤化合物乳糖阿霉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的药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