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论文--油气输送与运输论文

表面活性剂减阻流动的本构模型及大涡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第7-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表面活性剂减阻流动的本构模型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1 微观模型第13-14页
        1.2.2 宏观模型第14-16页
    1.3 表面活性剂减阻流动的大涡模拟研究进展第16-20页
        1.3.1 亚格子模型第17-19页
        1.3.2 数值计算方法第19-20页
    1.4 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0-23页
第2章 基于多松弛时间思想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本构模型研究第23-45页
    2.1 传统本构模型的局限性第23-25页
    2.2 基于多松弛时间思想的N并联FENE-P本构模型第25-32页
        2.2.1 FENE-P本构模型简介第25-29页
        2.2.2 基于多松弛时间思想的N并联FENE-P本构模型的建立第29-32页
    2.3 N并联FENE-P本构模型表观黏度的数值计算方法第32-36页
    2.4 N并联FENE-P本构模型表观黏度等的实验验证第36-44页
        2.4.1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37页
        2.4.2 结果验证与讨论第37-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适用于表面活性剂减阻流动的改进混合亚格子模型研究第45-67页
    3.1 湍流大涡模拟简介第45-51页
        3.1.1 空间过滤和空间亚格子模型第46-48页
        3.1.2 时间过滤和时间亚格子模型第48-51页
    3.2 基于ICSM的改进混合亚格子模型第51-53页
        3.2.1 一种改进的拟序结构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第51-53页
        3.2.2 基于ICSM的改进混合亚格子模型的建立第53页
    3.3 改进混合亚格子模型的验证第53-65页
        3.3.1 控制方程第54-57页
        3.3.2 计算条件第57-59页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9-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减阻流动大涡模拟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第67-106页
    4.1 大涡模拟控制方程的建立第67-70页
    4.2 计算网格的划分第70-73页
    4.3 大涡模拟方程的离散和求解第73-84页
        4.3.1 时间项和空间项的离散格式第73-81页
        4.3.2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算法步骤第81-84页
    4.4 多重网格方法余量限定算子的确定第84-94页
        4.4.1 多重网格方法简介第84-86页
        4.4.2 基于能量守恒的余量限定算子第86-90页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0-94页
    4.5 基于规正余量的迭代计算收敛准则第94-103页
        4.5.1 影响余量大小的因素分析第94-97页
        4.5.2 基于规正余量的收敛标准第97-98页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8-103页
    4.6 大涡模拟程序的编制第103-104页
    4.7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5章 表面活性剂湍流减阻机理研究第106-131页
    5.1 大涡模拟程序的验证第106-112页
        5.1.1 实验装置第106-109页
        5.1.2 实验条件第109页
        5.1.3 验证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09-112页
    5.2 数值模拟工况第112-113页
    5.3 湍流减阻流动典型统计量分析第113-120页
        5.3.1 湍流减阻率第113-115页
        5.3.2 平均速度及速度脉动强度第115-117页
        5.3.3 微观结构变形场第117-119页
        5.3.4 剪切应力第119-120页
    5.4 湍流减阻机理研究第120-129页
        5.4.1 湍流摩阻贡献率分析第121-122页
        5.4.2 湍动能输运分析第122-125页
        5.4.3 雷诺剪切应力象限分析第125-126页
        5.4.4 湍流拟序结构分析第126-129页
    5.5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131-134页
    6.1 主要结论第131-133页
    6.2 对下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42-14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裂缝性油藏自发渗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注气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模拟与能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