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刑法中的监督过失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3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3页
    五、论文结构第13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3-15页
第一章 监督过失概述第15-25页
    第一节 监督过失的基本内涵第15-18页
        一、监督过失的概念第15-17页
        二、监督过失的特征第17-18页
    第二节 监督过失的性质——过失竞合还是共同过失第18-20页
        一、过失竞合与共同过失概念辨析第18-19页
        二、监督过失属于过失竞合第19-20页
    第三节 监督过失的理论与现实背景第20-25页
        一、过失理论的发展脉络第20-22页
        二、监督过失产生的理论基础——新新过失论第22-23页
        三、监督过失产生的现实背景——风险社会第23-25页
第二章 监督过失的构造第25-33页
    第一节 存在注意义务第25-28页
        一、注意义务的内容第25-27页
        二、注意义务的来源第27-28页
    第二节 有注意能力第28-31页
        一、注意能力的概念第28-29页
        二、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第29-31页
    第三节 怠于注意第31-33页
        一、怠于注意的含义第31页
        二、怠于注意与疏忽大意的监督过失第31-32页
        三、怠于注意与过于自信的监督过失第32-33页
第三章 监督过失在我国刑事领域的适用第33-41页
    第一节 监督过失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体现第33-36页
        一、监督过失在刑法总则中的体现第33-34页
        二、监督过失在刑法分则中的体现第34-36页
    第二节 监督过失的司法认定第36-41页
        一、监督过失的适用领域第36-37页
        二、监督过失与信赖原则第37-39页
        三、监督过失与单位犯罪第39页
        四、介入第三人故意行为的问题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幕交易罪违法所得认定研究
下一篇:运输型犯罪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