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9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页 |
2.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1.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 第19页 |
2.养老服务业 | 第19-20页 |
3.养老服务机构 | 第20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2.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23页 |
二、内蒙古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一)内蒙古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紧迫性 | 第23-25页 |
1.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风险凸显 | 第23-24页 |
2.传统养老方式变化,养老服务功能式微 | 第24页 |
3.各地区老龄化差异较大,农牧区老年人养老危机严重 | 第24-25页 |
(二)内蒙古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现实基础 | 第25-27页 |
1.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老年人消费需求急剧增加 | 第25-26页 |
2.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 | 第26-27页 |
(三)内蒙古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初步实践 | 第27-31页 |
1.出台规范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 第28页 |
2.探索“四种”特色养老服务模式 | 第28-29页 |
3.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第29页 |
4.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机构 | 第29-31页 |
三、内蒙古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31-37页 |
(一)内蒙古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1.养老服务“有需求、无市场”现象明显 | 第31-32页 |
2.养老服务机构供给能力相对不足 | 第32页 |
3.养老服务业整体发展“城快乡慢” | 第32-33页 |
4.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 | 第33页 |
(二)内蒙古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的原因 | 第33-37页 |
1.老年人收入水平不高,养老服务消费能力偏弱 | 第33-34页 |
2.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不强 | 第34-35页 |
3.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不平衡 | 第35-36页 |
4.养老服务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 第36-37页 |
四、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借鉴 | 第37-41页 |
(一)日本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做法及启示 | 第37-38页 |
1.具体做法 | 第37页 |
2.相应启示 | 第37-38页 |
(二)浙江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特色及经验 | 第38-41页 |
1.发展特色 | 第38-39页 |
2.经验借鉴 | 第39-41页 |
五、加快内蒙古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1-49页 |
(一)健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 | 第41-42页 |
1.构建老年人护理津贴制度 | 第41页 |
2.完善老年人收入保障体系 | 第41-42页 |
(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 第42-44页 |
1.提高政府财政补贴水平 | 第42-43页 |
2.加大养老服务业的投融资力度 | 第43页 |
3.落实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帮扶政策 | 第43-44页 |
(三)加强统一规划,促进城乡养老服务业的均衡发展 | 第44-46页 |
1.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 第44页 |
2.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 第44-45页 |
3.培育多种类养老服务产品 | 第45-46页 |
(四)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营”方式,带动养老产业发展 | 第46-47页 |
1.强化养老服务业的政府主导统筹作用 | 第46页 |
2.优化养老服务业的市场运营功能 | 第46-47页 |
3.完善养老服务业的市场监管机制 | 第47页 |
(五)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能力,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 第47-49页 |
1.实行养老护理员特殊津贴制度 | 第47页 |
2.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 第47-48页 |
3.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积极储备养老服务人才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