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药品专利反向支付反垄断法规制的法理基础 | 第14-22页 |
第一节 药品专利反向支付协议界定和类型 | 第14-19页 |
一、反向支付协议产生的背景 | 第14-16页 |
二、反向支付协议的定义及要件 | 第16-17页 |
三、反向支付协议的类型及限制竞争的效果 | 第17-19页 |
第二节 药品专利反向支付协议的法律规制 | 第19-22页 |
一、《专利法》约束反向支付协议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二、《反垄断法》规制反向支付协议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美欧在药品专利反向支付协议反垄断法规制上的发展 | 第22-35页 |
第一节 美国反向支付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原则和司法实践 | 第22-29页 |
一、本身违法原则——In re Cardizem CD案 | 第23-24页 |
二、专利范围测试方法——Schering-Plough案 | 第24-26页 |
三、快速审查原则——K-Dur案 | 第26-27页 |
四、合理原则——Actavis案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欧盟反向支付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原则和司法实践 | 第29-31页 |
一、欧盟对医药行业反向支付协议的监管 | 第29-30页 |
二、欧盟对反向支付协议的执法实践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规制原则之选择 | 第31-35页 |
一、本身违法原则 | 第32页 |
二、专利范围测试方法 | 第32-33页 |
三、快速审查原则 | 第33-34页 |
四、合理原则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药品专利反向支付协议违法性认定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基于协议本身的内部考量因素——协议的排他效果 | 第35-38页 |
一、协议形式 | 第35-36页 |
二、协议的主体规模 | 第36页 |
三、协议转移的价值大小 | 第36-37页 |
四、协议约定的进入日期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基于相关市场的外部考量因素——市场支配力 | 第38-39页 |
一、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38-39页 |
二、协议主体的竞争关系 | 第39页 |
三、相关市场的竞争程度 | 第39页 |
第三节 影响协议性质的豁免理由 | 第39-42页 |
一、反向支付是否存在合理解释 | 第40-41页 |
二、协议能否带来促进竞争的效果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我国药品专利反向支付协议反垄断法规制现状及建议 | 第42-49页 |
第一节 我国反向支付协议规制现状 | 第42-45页 |
一、我国反向支付协议的现状 | 第42-43页 |
二、现行法律对反向支付协议的规制状况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反向支付协议的建议 | 第45-49页 |
一、确定审查反向支付协议的原则和标准 | 第45-47页 |
二、强化对反向支付协议的专业化执法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