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股权众筹刑法规制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1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互联网股权众筹概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互联网股权众筹概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互联网股权众筹的类型 | 第14-16页 |
一、会籍式众筹 | 第14-15页 |
二、凭证式众筹 | 第15页 |
三、天使式众筹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发展 | 第16-18页 |
第四节 互联网股权众筹的特点 | 第18-20页 |
一、融资效率高 | 第18页 |
二、参与受众范围大 | 第18-19页 |
三、融资渠道较广 | 第19页 |
四、投资风险较大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刑事法律风险分析 | 第20-29页 |
第一节 项目发起人的刑事法律风险 | 第20-24页 |
一、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构罪风险 | 第20-21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构罪风险 | 第21-23页 |
三、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构罪风险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平台运营方的刑事法律风险 | 第24-27页 |
一、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构罪风险 | 第24-25页 |
二、非法经营罪的构罪风险 | 第25页 |
三、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的构罪风险 | 第25-26页 |
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罪风险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资金支持者的刑事法律风险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刑法规制 | 第29-38页 |
第一节 确立缓和性金融犯罪刑法规制原则的必要性 | 第29页 |
第二节 实现缓和性金融犯罪刑法规制原则的路径 | 第29-31页 |
第三节 互联网股权众筹刑法规制之构想 | 第31-38页 |
一、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适用 | 第31-33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适用 | 第33-35页 |
三、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适用 | 第35-36页 |
四、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与非法经营罪的适用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