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路侧服务设施论文

混合储能系统在快速充电站中的应用及经济性评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研究动态第11-13页
        1.2.1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储能系统在快速充电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对配电网的影响分析第15-29页
    2.1 电动汽车常见的充电方式及特点第15-17页
    2.2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负荷预测模型第17-24页
        2.2.1 电动汽车用户对快速充电设施需求分析第18页
        2.2.2 快速充电站日进站量估算第18-20页
        2.2.3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第20-21页
        2.2.4 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度第21-23页
        2.2.5 快速充电站日负荷预测仿真第23-24页
    2.3 快速充电站的接入对区域配电网的影响第24-27页
        2.3.1 快速充电站对区域配电网负荷的影响第24-26页
        2.3.2 快速充电站对区域配电网电压的影响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应用于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的储能系统建模第29-43页
    3.1 不同类型储能的技术经济比较第29-30页
    3.2 应用于快速充电站的储能系统的选择第30-32页
    3.3 混合储能系统的特性及充放电模型第32-38页
        3.3.1 超级电容器特性及充放电模型第32-35页
        3.3.2 蓄电池特性及充放电模型第35-36页
        3.3.3 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方式第36-38页
    3.4 仿真分析第38-41页
        3.4.1 超级电容器对快速充电站负荷的补偿仿真分析第38-40页
        3.4.2 配置混合储能后快速充电站对配电网的影响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基于经济性的快速充电站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第43-54页
    4.1 充电站经济性评估模型第43-47页
        4.1.1 传统充电站经济评估模型第43-44页
        4.1.2 含储能系统的充电站经济评估模型第44-47页
    4.2 优化算法第47-48页
    4.3 算例分析第48-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5.1 结论第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振动监测系统的风机故障诊断与经济效益分析
下一篇:次同步振荡引发风电机组脱网分析及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