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1.4.1 研究重难点 | 第19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合作学习的概述 | 第20-29页 |
2.1 合作学习的内涵与基本要素 | 第20-22页 |
2.1.1 合作学习的内涵 | 第20-21页 |
2.1.2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 第21-22页 |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 第22-24页 |
2.2.1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2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特征 | 第23-24页 |
2.3 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2.3.1 有利于体现课程性质实现政治课三维目标 | 第24页 |
2.3.2 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24-25页 |
2.3.3 有利于发掘教师教学潜力实现高效课堂 | 第25页 |
2.4 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 第25-29页 |
2.4.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2.4.2 群体动力理论 | 第26页 |
2.4.3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6-27页 |
2.4.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7-29页 |
第3章 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9-42页 |
3.1 调查情况概述 | 第29-32页 |
3.1.1 调查对象 | 第29页 |
3.1.2 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 | 第29页 |
3.1.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29-30页 |
3.1.4 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0-32页 |
3.2 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8页 |
3.2.1 小组构建不合理 | 第32-34页 |
3.2.2 实施过程形式化 | 第34-36页 |
3.2.3 学生参与度不高 | 第36-37页 |
3.2.4 评价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3.3 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8-42页 |
3.3.1 部分教师未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内涵 | 第38-39页 |
3.3.2 部分教师缺乏指导合作学习的能力 | 第39-40页 |
3.3.3 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 第40页 |
3.3.4 现行教育机制的弊端 | 第40-42页 |
第4章 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中的对策 | 第42-51页 |
4.1 构建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 第42-44页 |
4.1.1 灵活划分小组成员 | 第42-43页 |
4.1.2 合理安排组员座位 | 第43-44页 |
4.1.3 有效分配成员任务 | 第44页 |
4.2 掌握合作学习的指导方法 | 第44-47页 |
4.2.1 总结合作学习的相关经验 | 第44-45页 |
4.2.2 提升运用合作教学的能力 | 第45-46页 |
4.2.3 提高课堂调控技能与技巧 | 第46-47页 |
4.3 调动合作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 第47-48页 |
4.3.1 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认识 | 第47页 |
4.3.2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 第47-48页 |
4.3.3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 第48页 |
4.4 建立健全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 第48-51页 |
4.4.1 制定多重评价原则 | 第49页 |
4.4.2 构建多元评价主体 | 第49-50页 |
4.4.3 确立三维评价目标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A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