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桥梁转体施工概述 | 第11-12页 |
| ·桥梁施工监控概述 | 第12-13页 |
| ·国内外转体施工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 ·砼开口薄壁截面拱桥施工工艺特点及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砼开口薄壁截面拱桥平转施工流程及监控要点 | 第19-29页 |
| ·工程慨述 | 第19-20页 |
| ·施工工艺流程 | 第20-24页 |
| ·施工技术方案简介 | 第20-21页 |
| ·主要施工步骤 | 第21-22页 |
| ·主要施工措施 | 第22-24页 |
| ·施工监控的要点 | 第24-28页 |
| ·转动体系重心位置计算 | 第24页 |
| ·索力的确定 | 第24页 |
| ·背墙的受力安全 | 第24-25页 |
| ·上转盘的受力安全 | 第25页 |
| ·开口薄壁拱肋的受力及变形 | 第25页 |
| ·开口薄壁拱肋的稳定 | 第25页 |
| ·现场监测监控的实施 | 第25-27页 |
| ·磨心、磨盖的制作与监测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砼开口薄壁截面平转拱桥的重心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 第29-35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配平衡重平转桥的设计原理 | 第29-30页 |
| ·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第30-31页 |
| ·计算结果与实测对比及参数分析 | 第31-34页 |
| ·计算结果 | 第31-32页 |
| ·现场实测检验 | 第32-33页 |
| ·参数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平转施工阶段的静力及稳定性分析 | 第35-61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施工过程模拟计算方法简介 | 第35-36页 |
| ·稳定理论 | 第36-38页 |
| ·稳定性概念 | 第36-37页 |
| ·稳定问题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第38-41页 |
| ·花江大桥静力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 ·花江大桥稳定性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 ·索力的计算分析 | 第41-43页 |
| ·拱圈受力及变形分析 | 第43-48页 |
| ·理想状态受力及变形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温度、扣索对拱圈的影响分析 | 第44-48页 |
| ·背墙受力及变形分析 | 第48-53页 |
| ·理想状态受力及变形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 ·考虑索力对背墙受力的影响 | 第52-53页 |
| ·背墙受力分析结果汇总 | 第53页 |
| ·上转盘受力分析 | 第53-55页 |
| ·上转盘受力分析结果汇总 | 第55页 |
| ·转体施工过程动力效应对拱圈受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 ·结构稳定性分析 | 第56-59页 |
| ·计算结果 | 第56-58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平转施工的监测实施 | 第61-79页 |
| ·转体合龙前的施工监测 | 第61-70页 |
| ·位移监测 | 第61-66页 |
| ·应力监测 | 第66-68页 |
| ·索力监测 | 第68-70页 |
| ·二期砼浇筑过程的施工监测 | 第70-75页 |
| ·二期混凝土浇筑顺序 | 第71-72页 |
| ·位移监测 | 第72-74页 |
| ·应力监测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附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