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1.1 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 第11页 |
1.1.2 运动教育模式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 | 第11页 |
1.1.3 高校羽毛球教学需要不断的探索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2.1.1 模式 | 第14页 |
2.1.2 教学模式 | 第14页 |
2.1.3 运动教育模式 | 第14-15页 |
2.1.4 传统教学模式 | 第15页 |
2.2 运动教育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6页 |
2.2.1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 | 第15-19页 |
2.2.2 运动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 第19-21页 |
2.2.3 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 第21-23页 |
2.2.4 运动教育模式的局限性研究 | 第23-24页 |
2.2.5 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研究 | 第24-25页 |
2.2.6 高校羽毛球教学运用运动教育模式研究 | 第25-26页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28-37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3.2 文献资料法 | 第28页 |
3.3 专家访谈法 | 第28-29页 |
3.3.1 访谈对象 | 第28页 |
3.3.2 访谈内容和目的 | 第28-29页 |
3.3.3 访谈时间 | 第29页 |
3.3.4 专家效度检验 | 第29页 |
3.4 问卷调查法 | 第29-31页 |
3.4.1 问卷的制定 | 第30-31页 |
3.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1页 |
3.5 教学实验法 | 第31-36页 |
3.5.1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3.5.2 实验假设 | 第31页 |
3.5.3 实验对象 | 第31页 |
3.5.4 实验时间和地点 | 第31-32页 |
3.5.5 实验分组设计 | 第32页 |
3.5.6 实验前、后测试指标内容及测试方法 | 第32-34页 |
3.5.7 测试指标选取说明 | 第34-35页 |
3.5.8 测试结果评定 | 第35-36页 |
3.5.9 实验因素控制 | 第36页 |
3.6 数理统计法 | 第36-37页 |
第4章 传统教学模式和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流程设计 | 第37-45页 |
4.1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设计 | 第37-39页 |
4.2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流程设计 | 第39-43页 |
4.3 羽毛球运动季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 第43-45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98页 |
5.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结果分析 | 第45-55页 |
5.1.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5.1.2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羽毛球基本技术和实战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5.1.3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48-51页 |
5.1.4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社会适应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5.1.5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运动参与动机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5.2 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 第55-68页 |
5.2.1 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5.2.2 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羽毛球基本技术和实战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5.2.3 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5.2.4 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社会适应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3-65页 |
5.2.5 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运动参与动机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5.3 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 第68-79页 |
5.3.1 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8-70页 |
5.3.2 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后羽毛球基本技术和实战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70-72页 |
5.3.3 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后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5.3.4 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后社会适应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74-77页 |
5.3.5 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后运动参与动机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 第77-79页 |
5.4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79-98页 |
5.4.1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79-82页 |
5.4.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羽毛球基本技术和实战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82-86页 |
5.4.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86-90页 |
5.4.4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社会适应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90-94页 |
5.4.5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运动参与动机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 第94-98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98-100页 |
6.1 结论 | 第98-99页 |
6.2 建议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附录 | 第103-1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