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1.2.1 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2.2 沥青混合料数值模拟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1.2.3 小结 | 第17-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数值模型的生成 | 第19-41页 |
2.1 三维集料颗粒数值模型的生成算法及示例 | 第19-25页 |
2.1.1 不规则多面体集料颗粒的生成 | 第19-22页 |
2.1.2 标准十四面体集料的生成 | 第22-24页 |
2.1.3 球形集料颗粒的生成 | 第24-25页 |
2.2 二维集料颗粒数值模型的生成算法及示例 | 第25-30页 |
2.2.1 不规则多边形集料颗粒的生成 | 第25-28页 |
2.2.2 正六边形形集料颗粒的生成 | 第28-29页 |
2.2.3 圆形集料颗粒的生成 | 第29-30页 |
2.3 三维数值模型的生成 | 第30-36页 |
2.3.1 级配球单元个数确定 | 第30-33页 |
2.3.2 级配颗粒投放 | 第33页 |
2.3.3 不规则粗颗粒试件的生成 | 第33-36页 |
2.4 二维数值模型的生成 | 第36-38页 |
2.4.1 级配球单元个数确定 | 第36页 |
2.4.2 级配颗粒投放 | 第36-37页 |
2.4.3 不规则粗颗粒试件的生成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数值模拟宏微观参数的分析 | 第41-51页 |
3.1 PFC内部基本模型 | 第41-42页 |
3.1.1 刚度模型 | 第41-42页 |
3.1.2 滑动模型 | 第42页 |
3.1.3 粘结模型 | 第42页 |
3.2 沥青混合料Burger's模型 | 第42-43页 |
3.3 沥青混合料不同位置模型的选取和赋值方法 | 第43-45页 |
3.4 沥青混合料宏微观参数的关系 | 第45-49页 |
3.4.1 点粘结模型参数 | 第45-47页 |
3.4.2 平行粘结模型参数 | 第47-48页 |
3.4.3 Burger's模型微观参数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扭转试验数值模拟 | 第51-67页 |
4.1 PFC系统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51页 |
4.2 沥青混合料数值试件的生成 | 第51-52页 |
4.3 沥青混合料扭转试验虚拟试验 | 第52-62页 |
4.3.1 扭转试验试验条件 | 第52-53页 |
4.3.2 扭转试验主要微观参数 | 第53-54页 |
4.3.3 扭转试验数值模拟结果 | 第54-62页 |
4.4 沥青混合料扭转试验室内验证 | 第62-66页 |
4.4.1 沥青混合料室内扭转试验 | 第62-65页 |
4.4.2 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恒高度简单剪切试验数值模拟 | 第67-79页 |
5.1 离散元系统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67页 |
5.2 沥青混合料虚拟试件的生成 | 第67-68页 |
5.3 恒高度简单剪切试验数值模拟 | 第68-77页 |
5.3.1 恒高度简单剪切试验数值模拟试验条件 | 第68页 |
5.3.2 恒高度简单剪切试验数值模拟试验微观参数 | 第68-69页 |
5.3.3 恒高度简单剪切试验数值模拟结果 | 第69-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细观结构对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影响 | 第79-89页 |
6.1 不同形状集料颗粒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研究 | 第79-83页 |
6.1.1 不同形状集料颗粒试件扭转试验结果 | 第81-82页 |
6.1.2 不同形状集料颗粒试件简单剪切试验结果 | 第82-83页 |
6.2 不同集料长径比混合料剪切性能研究 | 第83-85页 |
6.3 空隙率大小对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影响 | 第85-8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1-103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