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房供应体系及其地价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2.1.1 城市住房 | 第22-24页 |
2.1.2 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第24-25页 |
2.1.3 地价 | 第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2.1 供求理论 | 第25-27页 |
2.2.2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7页 |
2.2.3 公平与效率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构建 | 第29-47页 |
3.1 我国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现状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3.1.1 我国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发展历程 | 第29-32页 |
3.1.2 我国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现状问题 | 第32-33页 |
3.2 国外住房供应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33-36页 |
3.2.1 部分发达国家的住房供应体系实践 | 第33-35页 |
3.2.2 国外住房供应体系实践的经验启示 | 第35-36页 |
3.3 构建我国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整体设想 | 第36-38页 |
3.3.1 构建“以人为本”的多层次供应体系 | 第36-37页 |
3.3.2 构建“多元联动”的系统性供应体系 | 第37-38页 |
3.4 我国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分层次构建 | 第38-44页 |
3.4.1 商品住房供应体系的构建 | 第38-40页 |
3.4.2 限价商品住房供应体系的构建 | 第40-42页 |
3.4.3 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的构建 | 第42-44页 |
3.5 我国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确定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地价实现 | 第47-64页 |
4.1 地价与房价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52页 |
4.1.1 基于经济学相关原理的理论分析 | 第47-50页 |
4.1.2 基于房地产开发定价实践的分析 | 第50-51页 |
4.1.3 对本文的指导作用 | 第51-52页 |
4.2 当前城市住房土地产权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4.2.1 土地产权的约束问题 | 第52-53页 |
4.2.2 土地产权的流转问题 | 第53-54页 |
4.2.3 土地产权的定价问题 | 第54页 |
4.3 基于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土地产权配置 | 第54-58页 |
4.3.1 商品住房的土地产权配置 | 第54-55页 |
4.3.2 限价商品住房的土地产权配置 | 第55-56页 |
4.3.3 开发商自持租赁住房的土地产权配置 | 第56-57页 |
4.3.4 公共租赁住房的土地产权配置 | 第57-58页 |
4.4 不同产权住宅用地的地价确定 | 第58-63页 |
4.4.1 商品住房用地的地价确定 | 第58-59页 |
4.4.2 限价商品住房用地的地价确定 | 第59-60页 |
4.4.3 开发商自持租赁住房用地的地价确定 | 第60-61页 |
4.4.4 公共租赁住房用地的地价确定 | 第61-63页 |
4.5 城市住房供应体系地价实现路径的确定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64-82页 |
5.1 地价定义 | 第64-66页 |
5.1.1 案例概况 | 第64页 |
5.1.2 相关假设 | 第64-65页 |
5.1.3 地价定义 | 第65-66页 |
5.2 地价测算 | 第66-81页 |
5.2.1 最高最佳利用方式及开发经营周期的确定 | 第66-69页 |
5.2.2 开发完成后不动产总价的测算 | 第69-72页 |
5.2.3 项目整体开发成本(不含地价)的测算 | 第72-80页 |
5.2.4 利润的测算 | 第80页 |
5.2.5 地价的确定 | 第80-81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硕士攻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