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化钻爆法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软弱围岩隧道定义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装备研究 | 第17-33页 |
2.1 公路隧道施工方法对比 | 第17页 |
2.2 钻爆法施工技术分析 | 第17-21页 |
2.2.1 钻爆法定义 | 第17-18页 |
2.2.2 钻爆法发展历程 | 第18页 |
2.2.3 钻爆法分类 | 第18-20页 |
2.2.4 不同钻爆法施工特点对比分析 | 第20-21页 |
2.3 不同钻爆法施工装备研究 | 第21-28页 |
2.3.1 人工钻爆法施工装备 | 第21-24页 |
2.3.2 机械化钻爆法施工装备 | 第24-28页 |
2.4 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特性分析 | 第28-32页 |
2.4.1 隧道钻爆法施工掘进方式 | 第28-30页 |
2.4.2 隧道钻爆法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2.4.3 围岩等级对施工方法的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化钻爆施工方案研究 | 第33-49页 |
3.1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钻爆法施工流程 | 第33-34页 |
3.1.1 人工钻爆法(方案一)施工流程 | 第33页 |
3.1.2 机械化钻爆法(方案二)施工流程 | 第33-34页 |
3.1.3 机械化钻爆法(方案三)施工流程 | 第34页 |
3.2 人工钻爆法(方案一)施工内容 | 第34-42页 |
3.2.1 施工前准备 | 第34-35页 |
3.2.2 人工钻孔 | 第35-36页 |
3.2.3 装药及起爆 | 第36-37页 |
3.2.4 施工通风 | 第37-39页 |
3.2.5 出碴运输 | 第39-40页 |
3.2.6 人工立钢拱架 | 第40-41页 |
3.2.7 锚喷支护 | 第41-42页 |
3.3 机械化钻爆法(方案二、三)施工内容 | 第42-46页 |
3.3.1 机械钻孔 | 第42-45页 |
3.3.2 机械立钢拱架 | 第45-46页 |
3.4 人工钻爆法与机械化钻爆法施工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化钻爆施工应用与评价 | 第49-79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9-51页 |
4.1.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49-50页 |
4.1.2 工程水文条件 | 第50页 |
4.1.3 隧道设计技术标准 | 第50页 |
4.1.4 施工情况与设备概述 | 第50-51页 |
4.2 软弱围岩隧道钻爆法施工评价指标 | 第51-58页 |
4.2.1 施工进度评价指标 | 第51-54页 |
4.2.2 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 第54-56页 |
4.2.3 施工成本评价指标 | 第56-58页 |
4.3 佛殿山2号隧道不同施工方案施工效果评价 | 第58-77页 |
4.3.1 施工进度评价 | 第58-68页 |
4.3.2 施工质量评价 | 第68-72页 |
4.3.3 施工成本评价 | 第72-76页 |
4.3.4 综合评价 | 第76-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