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云岭音画》的审美特征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第7-8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7-8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四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页 |
第五节 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一、作者简介 | 第11页 |
二、《云岭音画》的创作背景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云岭音画》的传统性审美特征 | 第13-16页 |
第一节 自然审美特质的流露 | 第13-14页 |
一、主题思想的自然审美特质 | 第13-14页 |
二、音乐风格的自然审美创造 | 第14页 |
第二节 古典意象美的制造 | 第14-16页 |
一、情景交融 | 第14-15页 |
二、“声”情并茂 | 第15页 |
三、虚实相生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云岭音画》的民族性审美特征 | 第16-20页 |
第一节 民族性审美中的母语情怀 | 第16-19页 |
一、民族性音乐语言 | 第16-17页 |
二、民族性结构力构架 | 第17页 |
三、演奏技法中的民族之“韵”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民族审美视野中的“文以载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云岭音画》的现代性审美特征 | 第20-24页 |
第一节 标题取意上的现代性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创作手法上的现代性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以“和”为美的现代人文精神 | 第22-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谢辞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