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金属电抛光及化学抛光论文

镍毛细管内表面的化学抛光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 金属表面抛光类型第11-12页
    1.3 化学抛光反应机理第12-14页
        1.3.1 氧化膜理论第12页
        1.3.2 黏膜理论第12-13页
        1.3.3 双重膜理论第13-14页
    1.4 化学抛光研究进展和应用第14-16页
        1.4.1 化学抛光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2 化学抛光的应用第15-16页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6-18页
第2章 实验方法和过程第18-23页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18-19页
        2.1.1 实验材料第18页
        2.1.2 实验所需的仪器第18-19页
    2.2 化学抛光实验方法第19页
    2.3 化学抛光实验过程第19-21页
        2.3.1 化学除油第20页
        2.3.2 化学抛光第20-21页
    2.4 分析与表征技术第21-23页
        2.4.1 粗糙度测量仪分析第21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21页
        2.4.3 光纤损耗测量仪分析第21-23页
第3章 镍毛细管的化学抛光工艺及表征第23-45页
    3.1 化学抛光工艺第23-24页
    3.2 化学抛光初始工艺条件第24页
        3.2.1 化学抛光时间第24页
        3.2.2 化学抛光液温度第24页
        3.2.3 液体蠕动泵初始流量第24页
    3.3 化学抛光液组成成分的确定第24-26页
        3.3.1 腐蚀剂的选择第25页
        3.3.2 氧化剂的选择第25-26页
        3.3.3 添加剂的选择第26页
    3.4 化学抛光液浓度的优化第26-39页
        3.4.1 盐酸系抛光液第26-30页
        3.4.2 硫酸系抛光液第30-35页
        3.4.3 磷酸系抛光液第35-39页
    3.5 镍毛细管性能表征第39-43页
        3.5.1 内表面形貌第39-41页
        3.5.2 光纤损耗第41-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镍毛细管化学抛光分析第45-51页
    4.1 化学抛光反应模式分析第45页
    4.2 化学抛光过程分析第45-46页
    4.3 影响内表面质量的因素第46-50页
        4.3.1 抛光液各组成的浓度第47-48页
        4.3.2 抛光液温度第48页
        4.3.3 抛光液流速第48-49页
        4.3.4 抛光时间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钇镀层及微弧氧化膜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柔性基ZAO薄膜的制备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