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概述 | 第11-15页 |
(一)生态环境损害的概念及特征 | 第11-12页 |
(二)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制度表现 | 第12-13页 |
(三)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理论基础——法益理论 | 第13-15页 |
二、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的基本内容辨析 | 第15-21页 |
(一)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权利主体 | 第15-18页 |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界定 | 第18-19页 |
(三)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适用范围 | 第19-21页 |
三、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模式 | 第21-27页 |
(一)以协议为结果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模式 | 第21-24页 |
(二)以诉讼为基础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模式 | 第24-27页 |
四、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第27-35页 |
(一)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的不足 | 第27-28页 |
(二)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28-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